谢建隆:印尼“汽车大王”沉浮录
谢建隆,祖籍福建莆田。其祖辈定居于印尼,到他已是第七代,几乎与印尼本土生儿无异。1934年,11岁的谢建隆失去…
新加坡沈望傅的“过山车”
1981年,工程师沈望傅怀揣6000美元创立创新公司,跻身新加坡众多的小公司之列。沈望傅初创公司时的动机十分简…
陈克威和陈克光:陈氏兄弟公司跌宕记
中国有很多老话强调兄弟之情的重要性,如“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但又有一句话说“亲兄…
美籍华商应行久的“N”字人生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你是向往大起大落的轰轰烈烈,还是细水长流的平平淡淡呢?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选择,但可以肯…
黄仲涵:“蔗糖王国”的宿命
黄仲涵的父亲黄志信曾经参加过太平军,后来逃亡印尼。黄仲涵则于1866年出生于印尼中爪哇省,十几岁时就开始帮助父…
简照南:“烟草大王”的坚定信仰
人人都热爱自己的国家,爱国表现之一就是购买国货。对国货最为狂热的,当数韩国人,当年他们一句“身土不二”的口号,…
林义顺:“菠萝大王”的爱国心
林义顺1879年出生于新加坡,祖籍潮州。本书中,潮商人数五分天下有其一,实力不俗。林义顺是早期潮商的代表,虽父…
爱国爱乡的泰籍华商谢慧如
潮州,以方寸之地养育众多巨富,这些富商功成名就之后回馈乡梓,在潮州留下诸多痕迹。例如潮州市韩江东岸,就有一座风…
美国华商王嘉廉的“微笑列车”
王嘉廉,为数不多能够在高科技行业留下自己名字的华人。1976年,32岁的王嘉廉抱着“技术必须服务于商业”的信念…
陈江和:“树木”又“树人”的陈江和
陈江和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不过五星红旗升起的那天,他是躺在印尼棉兰市母亲的襁褓中,对外界的一切懵然无知。 因家境…
蔡道行:扶贫济困的“丁香烟大王”
蔡道行,1945年出生于印尼,1968年即协助父亲料理生意。他深知自己的肩上要负起这份庞大的事业,及家族与宗亲…
李光前:致富行仁的陈嘉庚女婿
1903年深秋,年仅10岁的李光前随父亲自福建出洋,去新加坡谋求生计。开船不久,气温剧降,船上的人多为出门打工…
杨敏德:敢作敢为香港“小龙女”
杨敏德,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称她是“棉花公主”,业界尊称其“纺织女皇”,媒体为其冠上“李嘉诚大赞的女商…
陈有汉:“盘谷”第三代的泰国传奇
商界和政界有着很多息息相通的地方,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往往也能够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既然号称“帝国”,那…
李深静:马来西亚“油王”的财富之路
很难想象一家公司,可以在短短7年之内,市场价值由近30亿令吉剧增超过500亿令吉水平,相信环顾马来西亚众多的企…
黄奕聪:纵横”印尼的黄氏家族
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奕聪的金光集团一直被印尼和东南亚有关经济刊物列为印尼全国最大的200家企业集团之一,是…
称王”菲律宾的施至成
许多年后,当施至成站在灯光闪烁的照相机前时,总会回想起他当年初到菲律宾时的情景:“许多年前,一个陌生的小男孩从…
蔡志勇:点石成金的“华尔街之王”
华尔街,一个让全世界的银行家、金融家、投机客、炒股者们都会心跳加速的地方。华尔街得了感冒,全球都要跟着发烧打喷…
陈金钟:回转寿司“鼻祖”的“射日”之路
很多年轻人爱吃日式料理,就拿近年来大行其道的回转寿司来说,顾客进店就座后,就可以看到一碟碟的寿司放在传送带上,…
曹光彪:“毛纺大王”的“经纬”
名闻遐迩的宁波帮形成于明朝万历至天启年间,鼎盛于鸦片战争之后,本世纪又再度称雄于海内外。孙中山先生曾对此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