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HR学堂 组织行为学 正文 下一篇:

互联网头部企业在OD领域的实践

在组织发展驱动业务的竞相角逐中,互联网头部企业更是最显眼的群体。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和华为等代表性企业正在进行组织的创新与演进。其背后蕴藏的,则是OD愈发强劲的发展势头。从年初至今,各头部企业频频发声加大对“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调整力度;经过前期发展与沉淀,中国企业管理正呈现出规模壮大、组织驱动性更强等新亮点,在各地创新生态不断改善下,OD的重要性更加显著。

1995年到2000年是各大互联网初创期,这是我国第一次互联网浪潮为BATJH(B—百度,A—阿里巴巴,T—腾讯,J—京东,H—华为)奠定基础。互联网组织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是2009—2014年,这段时期互联网迎来了帝国崛起的阶段,腾讯在2004年完成了在中国香港的上市,百度于2005年在纳斯达克上市,阿里2007年在中国香港H股上市。BATJH借助上一阶段流量浪潮,在各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这个时期也称为OD的分水岭,这段时期,各大头部企业还在照搬外国的模式,从2012年开始,我国一些企业自身的OD开始探索,然后BATJH选择各自适合的组织领域开始长足发展。

阿里巴巴近些年几乎每年都会对其组织进行一次调整,有时甚至不止一次。2017年,阿里巴巴集团将在强化现有的新零售战略部署的前提下,明确五新战略的三驾马车:基础设施落地、战略思维输出、生态圈投资拉动。当然,并不是每次调整都会进行组织结构变更,有可能只是进行人员分工的调整,背后涉及组织集分权的调整。

2018年9月,腾讯的第三次组织结构调整中,确立了向产业互联网升级的战略,在人工智能、腾讯云、智慧零售、“互联网+”、医疗、教育、安全和LBS(基于位置服务)等行业,大力实行数字化升级。

同年,围绕着人工智能,百度也进行了一系列人员变动。同时意味着组织架构应该有很大的调整,战略方向也是从移动互联网转向人工智能。之前百度也对蚂蚁金服宣布公司重大架构调整,组建金融服务事业群组(FSG),由消费金融业务、钱包支付业务、互联网证券业务组成。

京东的调整更是频繁,近六年间五次大调整,较小的调整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而华为虽然没有完全在同一个领域进行博弈,但是华为的每一次组织变革都成为组织管理的经典案例,促使华为在世界级企业持续提升。

为了在新领域里持续占有优势,BATJH在组织上布局已经能看出大致轮廓。组织变革中包括组织形态、组织的治理模式、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组织的边界,这比传统企业提出了更多的全新要求,就是在VUCA(混乱和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时代下,那些关于组织的基本假设,如基于分工,基于授权体系等在他们这里可能根本就不成立。新兴企业无所谓重构,它生来可能就如我们所说的,是扁平化的组织、平台化的组织,组织和人的关系就是平等的合伙制关系,或者是一种生态关系。但在这种组织之中,组织治理、组织机制到底应该用怎样一种形式?企业也在不断寻找理论依据。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djsbq.com/149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