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

组织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

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发展的程度不同,由于管理学家们在如何协调、控制和指挥一定组织中人们的协同劳动问题上所强调的着重点不同,组织管理学可分为几个阶段和几种学派。

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年)和泰勒(F.W.Taylor,1856—1915年)为代表。他们把组织看做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把组织中的人看做理性的人,一切均按事先规定的规章制度、原理原则来办。当时,由于工业革命以后机械化生产得到普遍推广,市场逐渐扩大,产品供不应求,生产的产品总是能推销出去,他们可以根本不考虑企业组织外部的环境、竞争、市场等状况,把组织看做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把管理的重点放在组织内部,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已有资源,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获取更大的利润。

第二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泰勒的“理性人”观点此时遭到非议。其代表人物是梅奥(G.E.Mayo,1880—1949年)、麦格雷戈(D.M.McGregor,1906—1964年)、巴纳德(C.I.Barnard,1886—1961年)、塞尔兹尼克(P.Selmick)。他们把组织看做一个封闭的社会性的模式。梅奥通过著名的霍桑试验证实,只有把人当做“社会人”而不是完全理性的机器,才能创造出高效率。这标志着组织管理学开始重视人的因素、人的社会心理需要,以及企业组织内部人与人关系的改善对提高工作效率的影响。

第三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钱德勒(A.Chandle)、劳伦斯(Paul R.Lawrence)、洛希(Jay W.Lorsch)等。他们把组织看做开放的理性模式,把组织管理归结为简单明了的、用数量表示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成果。这时候他们已经认识到组织外部环境对组织内部结构和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还提出了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要服从总体战略目标的论断。

第四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至今,其代表人物是维克(K.E.Weick)、马奇(J.March)。

他们把组织看做一个开放的社会性的模式。这种组织模式主要强调组织的生存价值、社会作用和文化特征,强调人是企业组织的中心,认为不能单纯用理性的利润指标衡量企业经营的好坏,还要考虑到人的需要、情感能否得到满足。在工作中,员工之间、班组之间、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关系,都可以引起感情的变化,产生新的要求。如果一个组织内部经常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误解也就会减少,就会在工作上有共同的认识。要组织内创造一种有原则的、和谐的、相互了解、信赖和支持的氛围,同时,要使每个人感到他的存在和价值,感到自己受到尊重和信任,并被人关心。要使他知道他的努力受到了社会、组织和群体的承认,被人重视:有困难时,会得到帮助和支持;犯错误时,会受到公平的对待。这就会使人产生一种归属感,产生维护群体和组织荣誉的力量,组织就会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动力,就能更好地克服困难、完成任务。这个阶段的理论对外部环境对组织的影响也有明确的认识。

所以这一阶段实际上是综合了前面三个阶段、三种学派,即科学管理学派(又称职能学派)、行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又称数学学派)各自的优点,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的学派。

在组织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除了逐步趋向综合之外,还有以下三种趋势:

①从原来的以基层管理为主发展到以高层管理为主;

②从以日常业务性管理为主发展到以经营战略性管理为主;

③从原来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djsbq.com/532.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