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教育的特征
(1)学校体制日趋完备。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不久,思想家们就提出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方针,把教育作为实施德政仁治的一个重要战略,逐渐形成了比奴隶社会更为系统的教育体系。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主要有官学系统、私学系统和书院系统。其中,封建社会的官学是在先秦基础上形成的,汉代是官学制度的确立时期,隋唐是封建官学的昌盛时期。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官学机构,都有专门的教育管理措施。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为了传道和培养宗教人才,也创办了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如教区学校、主教学校、教会大学等。
(2)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或骑士。在中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传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治国方略,培养能够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官吏。封建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和“五经”(即《诗经》《书经》《易经》《礼记》和《春秋》)等儒家经典。欧洲封建时代具有与中国封建社会不同的一些特征,主要是形成了世俗封建主和僧侣封建主两个由不同的权力系统构成的统治阶级。世俗封建教育主要是培养能够忠于世俗封建主的“骑士”,骑士教育的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和吟诗。而僧侣封建教育主要是培养能够忠于教权的“教士”或“牧师”。
(3)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教育的等级性是指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不同阶层的人接受不同等级的教育。如在我国唐朝的官学体系中,由中央直接设定的有“六学二馆”,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崇文馆。官职不同的人的子弟分别上不同级别的学校。国子学收文武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入学;太学收文武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入学;四门学收文武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入学;律学、书学和算学则收八品及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弟和通晓律学或书学、算学的庶族地主的子弟入学;弘文馆和崇文馆专收皇亲国戚和一品大员的子弟入学。
欧洲的封建教育不仅具有严格的等级性,而且还具有浓厚的宗教性。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是维护封建政权的重要力量,是封建制度的支柱,封建政权各级领导人的更迭都需要经过教会的认可,教会在社会生活的各领域都具有绝对的权力。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教会为了加强对教育的控制,必然重视传播宗教教义,培养人们对上帝的虔诚和热爱,引导人们皈依宗教。这就使宗教成为训练人们对欧洲封建统治服从的工具,教育的宗教性是教育阶级性的本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