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它是由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财富的总和。一般认为,文化有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之分。广义的文化一般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科学技术、教育、艺术、文学、宗教、道德、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机构等,即文化是社会客观精神文化和社会主观精神文化的统一整体。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是狭义的文化和教育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从教育产生之初就存在了。教育的所有活动都是在文化系统的背景中展开的,因此文化必然对教育有着制约和影响。这主要表现在: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观念,文化知识影响着教育内容,以及文化模式影响着教育模式,等等。
(一)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观念
文化传统是文化生成中的历史积淀,是文化存在的底蕴。教育观念则存在于每个教育者或其他人的思想中,具体则表现为人才观、教学观、师生观和德育观等。它的形成则直接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例如,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有以下明显的特点,这些价值取向都对当今的教育观念具有显著的影响:一是尊重传统和尊重权威对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的影响,传统文化强调尊师重道,肯定教师的权威地位,这就导致了现在的教育也还强调教师的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教导或直接发号施令,而忽视与学生的平等相待和自我参与、管理;二是官本位的思想对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传统的儒家主流文化强调出仕做官,更多关注的是学习、考试、做官,这导致了教育只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片面强调智育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精英主义的教育观而忽视大众主义的教育观。
教育是文化的产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差异,也必然会导致教育观念的不同。如,传统的英国社会有着浓厚的古典人文主义传统,所以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风度和有修养的绅士;而在美国,由于受实用主义传统的影响,他们更强调的是教育的实用性,教育不仅要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更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必然是对一定社会文化的选择,它是从人类文化中精选出来的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所积累的文化知识就越来越多,并且逐渐趋于系统化和理论化,而学校作为实施教育的场所,则以保存和传递文化知识为己任。这就使得文化的发展决定了教育内容的可选范围。而且在一定时期,占有统治地位的社会主流文化往往直接决定了教育的内容。如,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内容就是占主流的儒家文化。
另外,各国、各民族的差异,也塑造了各国、各民族各具特色的教育内容。例如,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注重人际关系的伦理性文化,从这种文化中衍生出的中国古代教育内容,自然十分注重传授修己治人的学问,将伦理道德教育内容等作为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相对地忽视对自然学科和职业技术的传授。与此相对,西方的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尊重客观世界的理性文化,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西方教育则强调以自然界客观的事物作为教育内容,更加关注对理性的培养和科学知识的传授。
文化对教育内容的影响更多的是反映在学校的课程内容上。文化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社会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出现,都会及时地反映到课程当中去,吸收先进的科学知识内容,同时剔除课程中的陈旧内容。随着文化发展越来越丰富,选择的课程也会越来越精深。可以说,文化内容的变化直接导致课程内容的变化。在我国古代,教育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而在现代的课程内容则包含着很多反映当今社会文化的内容,如信息技术课、生物课等。
(三)文化模式影响着教育模式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模式。根据时间的不同,有传统文化模式和现代文化模式之分;根据区域的不同可分为东方文化模式和西方文化模式;根据国家的不同则有中国文化模式、美国文化模式、英国文化模式等。不同的文化模式,往往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模式。如,中国古代的文化模式是以儒家为主的伦理型的文化模式,所以古代的中国教育注重培养“明人伦”的“君子”,强调“克己”“自省”,关注修己治人的学问;而西方文化则是一种理性的文化模式,在教育上关注对真理的追求,强调自然学科的学习,注重对人的理性的培养。
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文化模式也随之变化,而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模式也发生着变革。在当今的多元文化社会,文化朝着多元性的方向发展,这要求教育模式也要随之变化。教育应该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促进多元文化社会中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促进不同文化群体间的平等与尊重。多元文化教育倡导教育公平,帮助学生走出自身文化的局限性,强调对学习者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尊重,培养学习者在面对不同文化时的抉择能力、批判能力和反思能力,以及促进教育的机会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