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管理结构的5个特征

◆ 一体两面

本质上而言,自组织与被组织乃是企业不同视角下的两个方面,它们都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有着差异化的外在表现。从企业的生命历程来说,企业的创立与发展壮大本身就包括被组织与自组织。

在企业的创立之初,一些拥有共同愿景的合作伙伴自发地成立组织,当然这种愿景可以是经济目的,也可以是社会目的,此时的企业在以几名创始人为代表的自组织团队的管理下向前发展。而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必须要主动建立更为复杂的组织结构、设置新的岗位来满足日益增加的发展需求,此时员工们则处于被组织、被管理及被约束的状态。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可能会处于一种自组织与被组织共存的状态中。

◆ 去中心化

对组织结构进行优化,通常被认为是有效改变员工被组织及被管理思维的重要手段,让员工成为企业的管理者与决策者,在组织结构与岗位的设置方面给予员工更多的自由与更大的权力。

小米公司是去中心化组织的经典之作,作为创始人之一的雷军作为总负责人统领全局,但公司的每一项业务都归属于相应的其他合伙人,雷军并不会干预这些合伙人的决策。

这种组织结构的优势在于决策产生于熟悉相应领域的下级员工,下级员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并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积极与组织成员一起推进企业最终目标的实现。不难发现,这与近两年兴起的众包、众创及众筹一样,都赋予了参与者平等自由的权利,每个参与者都可能成为某一项目的中心。

◆ 去层级化

减少组织机构的中间层级能有效提升基层员工与企业创始人的关系,优化员工的工作体验,提升企业的决策效率。组织去层级化的结果就是形成了扁平化组织,但严格意义上说,扁平化组织并非是自组织。扁平化是实现自组织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

说起“去层级化”就不得不提海尔集团,作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的海尔于2013年以“壮士断腕”般的勇气走上了一条去层级的改革之路,海尔创始人张瑞敏更是提出了“外去中间商,内去隔热墙(中层干部)”的口号,力争打造满足客户需求与员工管理需求的“自主经营体”。

与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小米、Uber相比,海尔集团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组织转型无疑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会让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但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与其未来被其他企业所颠覆,不如主动出击激活基层员工的活力与创造力,从而为企业赢得未来的战略制高点。

◆ 发展分享

与员工分享发展成果,尤其是给予员工一定增长比例的物质激励是保障企业发展、坚定员工工作信心的重要手段,同时这也是对去层级化的有益补充。如果企业能给予员工平等的权利,即使最基层的员工也会自发主动地形成自组织的“命运共同体”。

海底捞十分重视与员工共享发展成果,并为员工建立了公平完善的职业晋升机制,其员工的薪酬高出业内平均水平 10%,而且达到一定营业额的门店的员工还能获得数额可观的奖金。店长、区域负责人职位向每一位员工开放,当员工符合条件时就可被提拔为更高的职位。

也正是这种公平、开放的晋升机制让每一名员工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自我管理、自我突破,积极地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 客户管理员工

自组织强调自我管理,但这种管理同样需要有一定的评判标准。去中心化、去层级化措施的采用,似乎使企业无法对员工的自我管理进行有效考核,然而一些善于创新的企业却已经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易到用车选择了客户考核员工管理的方式,让拥有真实服务体验的消费者对载客司机的服务态度、驾车水平、着装打扮、收费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这一考核结果将会直接影响司机的订单量,司机为了获取更多的收益,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消费者带来良好的出行体验,从而让易到用车实现客户管理。

小米公司则给予一些粉丝一定的岗位职能,让粉丝们参与公司的运营,从而使广大消费者发展成为了产品及服务的参与者、创造者和评价者。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djsbq.com/284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