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事件访谈法的基本操作

(1)行为事件访谈准备。借助工作分析与工作说明书等手段与工具,预先了解将要进行访谈的对象,了解被访者的背景情况,包括姓名、职务及机构状况,通常访谈者不必了解被访者的绩效高低,以避免出现先入为主现象而影响访谈过程。另外应提前准备访谈提纲、安排地点并配置相关的录音设备等。

(2)访谈内容介绍说明。在访谈前,要进行自我介绍,并对访谈进行解释。目的是在访谈者与被访者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及友好的感觉,从而使整个访谈过程轻松愉快,保证信息的全面真实。特别要对被访者强调访谈的目的与形式、访谈信息的用途、使用者以及保密承诺等。该步骤的访谈内容主要集中于被访者的工作经历方面,重点通常放在目前的工作上,以探求被访者个人职业生涯目标以及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具体行为方面的信息等。

(3)梳理工作职责。了解被访职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包括关键的工作行为与其他职位的工作关系等,可以参照该职位的说明书获得相关信息。该步骤可以引导被访者将重点锁定在特定的工作行为上,集中、清楚地描述一些具体的事例。

(4)访谈行为事件。行为事件访谈法的核心目的是了解被访者对关键事件的全面详尽的描述,事件的数量以4~6个为宜。该步骤在整个访谈中占据的时间比例最大,相应地在整理与分析方面花费的时间也最多。在这一步骤中,要注意访谈应该从正面事件开始。被访者一旦体会到成功事件所带来的满足感,就会让自己更有信心,并乐意继续往下谈。

(5)提炼与描述工作所需的胜任素质特征。这一步骤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对之前的关键事件进行补充,获得一些与胜任素质相关的其他关键事件的信息;二是直接询问被访者本人,通过对其从事工作所需素质的理解与认识,使其因为受到尊重而倍感自信。

(6)结束访谈并整理资料。访谈结束时,首先要感谢被访者花费时间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并表示认同。接下来,要立刻总结访谈资料,记录整个访谈内容,并通过回放录音获得新的线索,包括对被访者个性的简要描述,对还不清楚的问题做出说明,以便在此后的访谈中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调查与确认。通常需要整理的资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职位及职责描述。包括被访者的姓名、职务等。以提纲形式列出工作职责,并附上各项职责的实例,所有内容均应使用第一人称,就像被访者自己在叙述一样。

第二,行为事件描述。总结访谈记录及录音中被访者在各种典型情境中的行为及结果、人际关系的处理、其动机与感受等。

第三,任职需要的胜任素质。以提纲的形式列出任职者应具备的胜任素质,并附上各项胜任素质的实例,尽可能使用被访者的语言,特别要记住由胜任素质引出的其他关键行为事件及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四,总结和分析。对各方面的观察做出总结,包括访谈主题、个人印象、观点及初步结论,特别是对被访者关于沟通、倾听与影响力等方面的胜任素质,对开展工作的影响做出评价。这些记录都是在分析行为事件,以获得胜任素质结论的关键内容与依据。例如,被访谈者的访谈方式、频繁使用的词语、被访者与人相处的方式、对他人的评价等。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djsbq.com/1622.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