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试接受一项工作时,内心便产生一种完成这项工作的准需求,完成工作便意味着解除心理紧张,或使准需求得到满足;如果未完成工作,紧张状态继续存在,准需求有待实现。中途受阻未完成工作的被试,之所以在回忆工作时占优势,一定与这些继续存在的准需求有关……所以,回忆便可作为鉴定紧张系统存在的一种指标。
对未完成工作的记忆优于对已完成工作的记忆现象,就被称为蔡加尼克效应。
蔡加尼克效应在传播活动中十分常见,该效应产生的深层心理动因在于人们有一种做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也就是完成欲。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当受众因信息接收行为受阻时会处于心理紧张状态,从而使受众的心理活动指向尚未完成的信息接收行为,把对信息的短时记忆深化到长时记忆中,并在选择性回忆中显示出来,形成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评书表演艺术家非常善于控制表演节奏,在评说完一个段落后往往说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便戛然而止。这正是利用了蔡加尼克效应,适时打断了听众的收听行为,保持听众的心理紧张状态,使听众对评书内容记忆犹新。再如影视传播中,有的影视作品的结局是开放式的,也就是说,影片在没有交待一个确切的结局时便结束了,观众的收视行为也随之中止。虽然这种结尾方式有时会让观众感到不满足,但却能起到引发观众更多的思考,使观众对影视剧情的记忆更牢。以电影《夜宴》为例,由章子怡扮演的婉后在得到江山后,抱着最钟爱的茜素红布匹,感慨着人生如熊熊烈火般的欲望,突然,一把越女剑从背后刺来,穿透了她的心脏。婉后艰难地拔出剑扔进水池,回头望时,她的双眼充满惊讶的神情。影片至此结束,留给了观众“婉后究竟是被谁杀的”的这一悬念,结尾独特而引人思考,引发了观众的广泛热评和对电影剧情的深刻记忆,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电影的宣传效果和舆论影响。
蔡加尼克效应还常常作为广告营销的策略而被广泛使用。依据该效应,当需要完成的任务被迫中断时,个体就会对该任务念念不忘,从而产生较高的回忆度。如将一则关于饼干的广告拆成几个部分分开播放。观众首先看到饼干被放进了牛奶里,接着饼干广告被中断,插进了两三个毫不相干的广告。大概30秒钟之后,饼干广告接着放。因为观众在心理上是要求广告完整播放的,即要求心理任务得到实现。当广告被分开播放时,观众就产生了心理张力,广告播放一部分突然中止时,心理张力开始加强。在下一部分广告播放之前,在心理张力的驱使下,观众开始积极地回忆前一段时间所看到的广告 ,致使该广告达到了增强观众记忆的预期的传播效果。
相关实验
蔡加尼克效应是由勒温的学生,苏联心理学家蔡加尼克于1924年首次进行的以检验心理紧张系统概念为目的的实验。该实验从1924年开始到1926年结束。主要实验的被试有160人。实验大致程序如下:她在实验中分派给被试18~20件简单的工作,如写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数学题演算,将一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珠子按一定的模式用线串起来,拼板等。完成这些工作所用的时间大致相等,在进行过程中只让被试完成一半工作;另一半工作在中途被主试打断后改做其他工作。两类工作随机排列顺序,实验的最后,要求被试立即回忆刚才从事过哪些工作。结果发现,未完成的工作平均可回忆68%,已完成的工作平均可回忆43%,前者是后者的1.6倍。其原因可能是,完成一个工作需要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当工作没有完成就被中断后,这种紧张状态仍然会维持一段时间,使得被试的心理活动指向这个未完成的任务,因而易于回忆。工作的性质和难度,人对工作的态度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都会影响此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