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职业锚理论:职业锚的内涵与类型

什么是职业锚理论:职业锚的内涵与类型

职业锚(career anchor)是美国著名职业心理学家埃德加·H.施恩(Edgar H.Schein)教授提出的。他认为,职业生涯发展实际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随着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这个人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一个占主导地位的职业锚。

那么,究竟什么是职业锚?施恩认为,职业锚是指一个人不得不做出职业选择的时候,不会放弃职业中一些至关重要的态度和价值观。“锚”是指抛到水底可以使船停稳的器具,“职业锚”则又有职业稳定、定位等含义。在职业心理学中,职业锚实际上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自己确定的中心。

一个人对自己的天资和能力、动机和需要以及态度和价值观有清楚的了解之后,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职业锚到底是什么,直到他们不得不做出某种重大选择的时候。例如,到底是接受公司将自己晋升到总部的决定,还是辞去现职,转而开办和经营自己的公司?正是在这一关口,一个人过去的所有工作经历、兴趣、资质、潜能等才会集合成一个富有意义的职业锚,这个职业锚会告诉此人,对他个人来说,到底什么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可见,职业锚是“自省的才干、动机和价值观的模式”,是自我意向的一个习得部分。具体而言,是个人进入职业生涯早期或工作情境后,由习得的实际工作经验所决定,与在经验中自省的动机、需要、价值观、才干相符合,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稳定的职业定位。

具体而言,职业锚的概念包含了3个方面的内容:自省的动机需要,以实际情境中的自我测试和自我诊断以及他人的反馈为基础;自省的才干和能力,以个人工作环境中的实际成功为基础;自省的态度和价值观,以自我与雇佣组织和工作环境的准则和价值观之间的实际碰撞为基础。

这里不难理解,如果一个人流向于一个有可能失败或者不能满足其需要,或者与其价值观相左的环境,他就可能掉头进入某种更和谐的环境,如同航船下锚停泊于合适的港湾,这就是锚的比喻。而下锚的这个地方,就是个人职业生涯的长期贡献区。

职业锚的类型

施恩根据自己对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的研究,提出了5种职业锚:技术职能型职业锚、管理能力型职业锚、安全稳定型职业锚、自主独立型职业锚和创造型职业锚。不同类型的职业锚,也就是不同类型的自我概念模式。近年来,国外许多机构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来研究职业锚理论,又将其拓展为8种职业锚。

1)技术/职能型

技术/职能型的人追求在技术职能领域的成长和技能的不断提高,以及应用这种技术/职能的机会。他们喜欢面对来自专业领域的挑战,对自己的认可是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一般不喜欢从事管理工作,因为这将意味着他们要放弃在技术/职能领域的成就。

2)管理型

管理型的人追求并致力于工作晋升,倾心于全面管理、独自负责一个部分,可以跨部门整合其他人的努力成果。他们想去承担整个部分的责任,并将公司的成功与否看成自己的工作。具体的技术/功能工作,仅仅被看作通向更高、更全面管理层的必经之路。

3)自主/独立型

自主/独立型的人希望随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追求能施展个人能力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摆脱组织的限制和制约。他们宁愿放弃提升或工作扩展的机会,也不愿意放弃自由与独立。

4)安全/稳定型

安全/稳定型的人追求工作中的安全与稳定感。他们对可预测的成功感到放松,关心财务安全,如退休金和退休计划。稳定感包括诚实、忠诚以及完成上司交代的工作。尽管有时可以达到一个高的职位,但他们并不关心具体的职位和具体的工作内容。

5)创业型

创业型的人希望使用自己的能力去创建属于自己的公司或创建完全属于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且愿意去冒风险,并克服面临的障碍。他们想向世界证明,公司是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创建的。他们可能正在别人的公司工作,但同时他们在学习并评估将来的机会,一旦感觉时机到了,便会自己走出来创建自己的事业。

6)社会服务型

社会服务型的人指那些一直追求他们认可的核心价值,如帮助他人、改善人们的安全、通过新的产品消除疾病等。他们一直追寻这种机会,即使意味着变换公司,也不会接受不允许其实现这种价值的工作变换或工作提升。

7)挑战型

挑战型的人喜欢解决看上去无法解决的问题,战胜强硬的对手,克服无法克服的困难障碍等。对他们而言,参加工作或职业的原因是工作允许他们去战胜各种不可能。新奇、变化和困难是他们的终极目标。如果事情非常容易,则马上变得非常令人厌烦。

8)生活型

生活型的人喜欢允许他们平衡并结合个人的需要、家庭的需要和职业的需要的工作环境。他们希望将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整合为一个整体,因此需要一个能够提供足够的弹性让其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环境,甚至可以牺牲职业的一些方面。例如,提升带来的职业转换,他们将成功定义得比职业成功更广泛。他们认为,自己如何去生活、在哪里居住以及如何处理家庭事情及在组织中的发展道路,是与众不同的。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djsbq.com/51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