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以及系统科学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新的教育改革,出现了以下几本著名的教育著作。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1913—1999)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次把分类学的理论运用于教育领域。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每一个领域的目标又由低级到高级分成若干层次。这一分类方法有助于教师更加细致地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为教师观察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测评提供了一个框架。但他对情感、动作技能目标阐述得不够深入。
1963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1915—)发表了《教育过程》,提出了认知结构教学理论。在教学内容上,他主张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表现为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则等,他认为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可以使学习者对所学学科产生深刻的理解,实现学习的普遍迁移。在教学目的上,他强调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他倡导发现学习。此外,他重视儿童的早期学习,认为“任何科目都能按照某种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 。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对于选编教材,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他过分夸大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则是不科学的。
1975年,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赞可夫(1901—1977)出版了《教学与发展》一书,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他主张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赞可夫强调“一般发展”不仅包括学生的智力发展,而且还包括情感、意志、品质、性格、集体主义思想和体力的发展,他把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赞可夫在长期的实践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指导各科教学工作的五条“教学原则”,即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赞可夫的教学理论对当时苏联的教育改革,一度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与布鲁纳和赞可夫一起,被认为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人物的是德国教育家根舍因(1896—1988),他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范例教学理论。所谓范例就是那些在日常生活中隐含着具有本质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范例教学强调通过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独立的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基本性知识是针对学科内容而言的,它要求教学内容或范例的选择能够体现一门学科的基本要素,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等。基础性知识是针对受教育者而言的,它要求教学内容或范例的选定必须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经达到的智力发展水平出发,能促进学生智力进一步发展。范例性知识是针对教学活动而言,所选择的具有基本性和基础性的范例,要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能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有效材料。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在《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阐述了他的和谐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和谐教育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 。也就是说,和谐发展表现为认识、理解客观世界和人的自我表现两种职能的配合与平衡,这就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与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精神生活。因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必须使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互相渗透,使之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一生以其卓越的教育实践和充满人性的教育思想赢得了崇高的赞誉,他的教育著作被誉为“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的教育思想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此外,巴班斯基(1927—1987)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把现代系统论的原理引入教学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合作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育学》等,也对世界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一阶段,针对传统教育理论的缺陷和弊端,变革和构建的新的教育理论体系,加大了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力度,促进了教育改革,使教育理论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
教育学发展到现在,从研究对象分,有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特殊儿童教育学等;从学科交叉角度分,有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统计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等。其中,普通教育学(统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