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创业教育经验

麻省理工学院(MIT)由威廉·巴顿·罗杰斯(William Barton Rogers)于1861年创立。他以在当时看来全新的、与企业相联系、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大学的办学理念为基础,通过创建技术知识层,在制造业发展、引进新机器和生产工序的过程中实现科学原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并在波士顿地区一大批企业家的支持下创办了MIT.MIT于1865年迎来了第一批学生,之后在自然及工程领域迅速发展.1903年,化学教授阿尔弗雷德·诺伊斯(AlfredNoyes)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研究导向的物理化学实验室.1908年,创业型科学家威廉·沃克(WilliamWalker)成立了应用化学实验室。这两个实验室代表了MIT不同的未来,一种是以基础研究为导向的研究型大学,另一种是为企业培养本科生的工程技术大学。从长远发展来看,MIT包含了这两种选择。但是,当时美国政府更多地支持那些能够快速产生实际应用效果的实验室,而较少支持那些研究成果高深的机构,使得应用型实验室占据了主导地位,并强化了MIT致力于技术领域以及与企业建立联系的宗旨.MIT正是通过与外部建立联系与在内部进行组织转型,实现了向创业型大学的转变,并成为当今世界上久负盛名的理工科大学。

MIT作为创业型大学的成功案例具有一系列价值不可估量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其中,最核心的特点就是整个创业教育的系统化。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准确的大学定位

大学的定位直接影响着大学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大学在社会中的存在地位及价值。建校之初,MIT便明确了它的目标是注重应用科学的研究,并将“手脑并重”(MindandHand)作为MIT校训。在该理念引导下,MIT确立了一种全新的、与企业相联系并以科学为基础的大学办学模式——创业型大学。为了更好地建设创业型大学,MIT采取了两个层面的措施:

(1)强调“干中学”.MIT将基础理论教育与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认为学生应当从具体的实践中掌握到相关结论,通过实验进行教学,把个人的经验转化成知识;同时,强调对学生潜力的挖掘,鼓励给他们从事独立、有激励性的工作的科研机会。

(2)建立创业中心。创业中心是MIT“进军”创业型大学道路上的重要举措。它的成立不仅使MIT牢牢把握住“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更明确了MIT在整个“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使其成为校内外各种资源整合的枢纽。

2.全方位的课程设置

(1)完善的课程体系.MIT打破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之间的“围墙”,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涵盖了完整的教育周期,完美“演奏”了创业教育“三步曲”。首先是创业相关知识的普及。这其中不仅包括“公司创业”“社会创业”“创业营销”“设计和领导创业组织”“创业金融”等创业知识普及课程,同时也包括“创业管理者法律知识”等有关创业法律知识的普及课程。其次是创意资产纸质化。该类课程主要教授大学生如何将创意形成创业计划,包括“商业计划的具体细节”等课程。最后是创业实践体验。该课程将来自于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团队,参与高科技企业管理,使参加成员亲身体会如何成立与运作一个新创企业。

(2)丰富的第二课堂,搭建知识传授与创业活动之间的桥梁.MIT有很多关于创业的活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第二课堂.MIT还经常邀请知名校友或者知名人士分享其亲身体验,使学生在与成功人士的交流中得到学习与提升。同时,MIT为广大在校学生提供了大量科研项目。如MIT“大学生研究机会计划”,以研究性项目为基础,使本科生作为教师的初级同事参与研究工作。另外,MIT的“10万美元创业大赛”同样出名,每年都有多家新企业从这项竞赛中诞生。一项统计表明,如今美国表现最优秀的50家高新技术公司中有46%出自这项竞赛。

(3)特色跨学科设计,跨越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鸿沟.MIT设立、发展了大量文理交叉、理工交叉的跨学科课程,并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学习。一方面,MIT强调科学与人文的联系,加强理工科专业的人文与经济学课程的比重,培养学生从工程科学与社会人文两个方面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MIT跨学科聘请教师,向学生提供大量知识新颖、交叉性强、水平较高的课程和讲座,不断丰富和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其前沿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MIT成立了科学、技术与社会规划学院,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进行跨学科交叉教育。

3.多维度的支撑平台

在创业教育支持方面,美国政府从以下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1)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保护高校合法权益,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例如,出台相应的中小企业免税法,采用调控手段以使资金流向大学生创业主体等。

(2)优先向新创企业采购。

(3)成立相关政府机构,为创业者提供广泛的支援项目,包括技术支持、融资支持、咨询与培训服务等。除了政府相关机构外,社会上也存在各种多元化机构支持MIT创业教育,包括各种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创业资质评定机构、小企业开发中心、创业者校友联合会、创业者协会、青年创业家大使联盟、创业基金会、柯夫曼创业中心等。这些组织大多是非营利组织,它们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宣传,开发创业教育课程,为创业者出谋划策,提供创业经费赞助,奖励优秀学生等方式,促进MIT创业实践和创业教育成果的市场化运作与转化。

4.浓郁的创业氛围

无论是教职人员还是在校学生,MIT内部对知识成果的转化或者大学需增进与企业界的联系均持赞同观念,并以自身行动积极参与到各种创业活动中,从而最终形成大家共有的“学术与创业相依存”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另外,校园中还有MIT创业论坛,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交流学习的空间。《科技创业》《技术评论》《斯隆管理评论》《MIT知识产权办公室建议》《MIT“创新影响”研究报告》等评论杂志提供了关于创业创新的各种信息。这些都为营造浓厚的校内创业文化氛围奠定了基础。

同时,由于美国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创业文化,形成了一个由风险资本家、风险投资家、各种中介机构组成的高效运作的风险投资市场。风险企业都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善于通过资本市场为自己的新产品、新技术寻找资金的支持。同时,通过市场中风险资本家的职业眼光检验自己的创新设想,保证了创新企业能够比较健康、快速地发展。高校及社会创业文化氛围以潜在的动力推动政府、企业、个人广泛参与到创业教育与创业活动中,对于高校、政府、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MIT“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形成及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djsbq.com/497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