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兴起的背景?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概念最早是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正式提出的,它被认为是与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具有同样地位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创业教育”的提出者柯林·博尔(ColinBall)将创业教育总结为: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以及心理品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指出:在一个“学位=工作”这一公式已不再适用的时代,高等教育培养的未来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还应该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就业创造者.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宣言》也明确指出:开发创业的能力和精神,必须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以便促进毕业生就业,使他们不再是求职者,而应成为就业机会的创造者。

创业教育的兴起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背景因素:

首先是新经济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出现为大学生带来了无限的创业商机,特别是在计算机、互联网与服务业等领域极大地释放了大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潜能。同时,新经济、新产业也改变了企业的生存竞争法则,企业竞争的重心由规模与效率转向创新与创意,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在企业的生存竞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越来越需要具有创业精神的大学毕业生。

其次是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一直是令各国政府头疼的问题,特别是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恶化了全球的失业问题。以中国为例,自20世纪末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大学生毕业人数屡创新高,2016年达765万,再创历史新高。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全国的就业压力很大。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的调研显示,近几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均维持在10%以上。

最后是大学职能的革命性转型。从本质上看,创业教育的兴起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创建于中世纪的大学,其主要职能是传播知识并为少数关键职业提供训练,在19世纪通过基础研究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这种创造新知识的研究职能一直是西方主流大学发展的重点,同时也是中国主流大学的功能定位。但是,在一百多年以后的20世纪末,大学职能开始发生变革,被称为“第二次大学革命”,即大学不仅从事教学和研究,还成为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阵地。知识的资本化与大学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开始进入大学发展议程,研究型大学也开始向“教育—研究—创业”三位一体模式转变。大学职能的转变深刻地反映了知识在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未来的主流大学将不仅是知识和技术的创造者和发明者,同时也应是这些知识和技术商业化转换的推动者和实施者。可以预计,创业教育将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也必将成为高校未来的重要使命。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djsbq.com/497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