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定义:确定权重的原则

(一)权重的定义

权重也称权数,是指对测量对象的不同属性进行权衡比较时的一种量上的区分判断,也可以说是对测量对象所属的各种要素的影响程度作出的量化限定。在评价研究中,常常根据评测的系统、对象、目的、时间和角度,对不同的指标选择不同的比例系数,即构成权重。相同指标的权重也因系统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测评主体、不同的测评目的、不同的测评对象、不同的测评时期和不同的测评角度,以及各考核指标对考核对象反映的不同程度而恰当地分配与确定不同的权重。

权重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指该项指标在整体绩效考评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是每个绩效考核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重要性的体现。各个考核指标相对于不同的考核对象来说,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

确定权数的过程称为加权,其数值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因此,权重不能随意而定,必须运用一定的方法,结合经验和理论,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方可求得。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很多种,一般是在指标体系建立之后进行分配或同时进行。

(二)确定权重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考核对象的特征决定了某个考核指标对于该对象整体工作的影响程度,不同的岗位其考核维度的权重是不一样的。例如,责任感是考核员工工作态度时常用的一个指标,但是对于不同工种的员工来说,责任感这一考核指标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例如,对于一名保安人员来说,责任感可能是工作态度中权重最大的指标,而对于其他类型的员工来说,责任感的权重就相对不那么重要了。

2.系统优化原则

在考核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对体系都有它的作用和影响,都有它的重要性,而每个指标虽然是独立地描述被考核对象的某一方面。但是,从系统的角度来看,指标权重之间却存在相关性。例如,一名工人的绩效,除了产量指标的完成情况外,还有质量、原材料消耗、能耗、出勤,甚至团结、服从、纪律等方面指标的完成情况,当某一个指标权重变动时,其他指标势必会跟着变动,因为所有指标权重之和等于1。

所以,在确定指标权重时,不能只从单个指标出发,而是要处理好各考核指标之间的关系,合理分配它们的权重。应当遵循系统优化原则,把整体最优化作为出发点和追求目标,合理权衡之后分配权重。

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对考核指标体系中各项考核指标进行分析比对,权衡它们各自对整体的作用和效果,然后对它们的相对重要性作出判断。确定各自的权重,既不能平均分配,又不能片面强调某个指标、单个指标的最优化,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使每个指标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目标导向原则

考核指标权重的设计应反映考核者和组织对组织成员工作的引导意图,应成为影响成员观念、行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加大某一指标的权重彰显其重要性,成员在工作中必然给予此项指标相应的重视来获得较好的考核成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指标权重体系是组织文化制度层的一个构成部分。

在规定具体的权重时并不需要明确到每个绩效考核指标上,通常的做法是将考核指标分为业绩考核指标、能力考核指标和态度考核指标三大类,然后根据不同的考核目的规定这三个考核维度分别占多大的比重。

但工作的现实情况往往与人们的主观意愿不完全一致,因此,确定权重时应该将以下问题综合考虑:历史的指标权重和现实的指标权重;社会公认的和组织的特殊性;同行业、同工种间的平衡。所以,确定权重时必须同时考虑现实情况,把引导意图和现实情况结合起来。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djsbq.com/456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