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票号(汇兑庄或票庄)的衰落

山西票号,又称汇兑庄或票庄,是一种金融信用机构。最初主要承揽汇兑业务,后来也进行存放款等业务。山西票号是中国古代银行业——账局的继续发展和弥补账局不经营埠际间汇兑业务的缺陷的产物,是当时国内国际贸易发展的产物,是善于抓住商机的山西商人的伟大创举。

西方文明产生后,将现代的金融业务单位称之为银行、基金组织、信用所等,但古代中国对它们的命名,则是按其业务特征和历史习惯,分别称它们为钱铺、账局和票号。中外称呼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

山西票号的衰落

19世纪70年代,由于外商压价,丝茶业产生危机,多家商号商行因为经营不善倒闭,往往连带将放款给它们的票号也一并拖垮,晋商在苏州、汉口的票号倒账数十万。“倒账”,意味亏损或亏空,一旦发生挤兑,就必然会因放款收不回来而倒闭。20世纪初,以生产和出口豆油为主的营口“东盛和”五联号商行倒闭,之后,又发生了上海的橡皮股票风潮。在这次风潮中,“源丰润”“义善源”票号相继倒闭,亏欠公私款项数百万,又一次引起票号业的信用危机。

清政府成立的户部银行,也成为票号强大的竞争对手。清末前,虽有中国通商银行、浙江兴业、四明等十几家商业银行,对山西票号都产生了竞争,但真正对票号构成威胁的,则是官商合办的户部银行、交通银行和一些省办的银钱行号。因为户部银行具有代理国库、收存官款的职能和雄厚的资本,能够左右市场。过去由票号收存和承汇的官款业务,几乎全部被户部银行包揽而去。对银行业而言,除自有资本外,它发展的规模主要决定于存款开展状况。存款多,放款就多;放款多,收入利息多,利润就多。由于金融利润大多归于户部银行,票号所赚利润日益减少。

“船漏偏遇顶头风”,辛亥革命中,许多商业都市,如汉口、成都、西安、太原、北京、天津等都发生了战争,工商业和银钱行号都不可避免地遭受到损失。战争和革命所带来的经济危机和政治风波,使许多票号开始倒闭。山西22家票号中,除大德通、大德恒、三晋源、大盛川等四家票号因资本实力雄厚,拿出大量现款应付挤兑风潮,信用未失,继续营业外,日升昌等十多家票号都因无力应付挤兑风潮而相继倒闭。大德通、大德恒、三晋源、大盛川四家票号又延续了二三十年,最终还是逃不掉倒闭的命运。从“富甲天下”到没落消亡,山西票号在历史舞台上终于演完了这场金融悲喜剧。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djsbq.com/434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