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美国全国救护生命联盟设立了第一条危机电话热线,自杀预防也因此成为危机干预史上最早开展且运行最久的实践与研究项目。1942年,波士顿椰树林夜总会大火致400多人死亡,在对事件幸存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林德曼(Lindermann)第一次提出了面对灾难的“正常”悲伤反应的概念。此后的研究者不断在危机相关的领域进行探索,危机干预学的基础理论框架逐渐成形。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越战退役的美国军人经过努力才使得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被正式确认为一种精神疾病,开始获得政府资助的研究和治疗。一些接受私人捐助的危机干预机构,如家暴受害者热线、反醉驾母亲协会等,也开始运营并吸引了更多受害者和志愿者的关注。随着媒体的发展,人们对于重大灾难有了更多“身临其境”的接触,这也改变了人们看待灾难和心理创伤的方式。在不断发生的灾难被曝光于公众视野中的同时,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使得危机干预作为一门学科获得飞速的发展,危机干预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学科,越来越被政府、民众所接受。
在不同的危机理论背景下发展出了多样的危机干预模式,其中,平衡模式认为,危机干预的目标就是帮助经历危机的个人重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这被视为最纯粹的危机干预模式。
20世纪90年代末,以吉斯特(Gist)为代表的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创伤观光业”的概念,泛指那些因灾难后的心理援助而衍生出的商业演出、商业出版物、访谈节目和慈善捐助活动等。人们开始注意到,过度的“帮助”可能会削弱当事人以自己的方式来应对创伤的努力,那些自以为是的干涉,对恢复当事人的自主性和适应力可能是阻碍。当对心理援助的关注背后掺杂了商业利益、“人血馒头式”的传播与消费、伪科学,甚至欺诈等复杂因素时,善意的援助反而可能变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