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的生命周期: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恢复期和消除期

危机的周期性特征是指危机在其产生和结束的过程中,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又可以表现出具体的特征。危机事件在整个生命周期里,其危害性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与之对应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也有所不同。因此,为了便于有效地管理危机,专家和学者们常常将危机事件的生命周期划分成不同的阶段。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危机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即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恢复期和消除期。

1. 潜伏期

通常情况下,危机在潜伏期阶段会出现一些征兆,但是,这些征兆往往具有很强的隐秘性,人们不容易觉察到,也很难进行识别和预测。因此,潜伏期就是一些能诱发危机发生的因素积聚的过程。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不断地积累具有破坏性和毁灭性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喷发而出,危机随之而爆发。有时,人们觉察到了一些征兆,却往往又忽视了它们。因此,危机的爆发常常使人们措手不及。假如人们能够在危机的潜伏期内就发现这些征兆,并对它们进行正确的判断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就可以化解和遏制危机的爆发。

然而,在现实社会和生活中,要在危机的潜伏期就发现危机征兆并化解危机是十分困难的,主要决策者们往往会忽视已出现的危机征兆,或是有了征兆而又很难判断什么因素会真正导致危机发生。此外,危机爆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忽视或者不能真正认清已出现的危机征兆。

2. 爆发期

当潜伏期的危机不能被察觉或消除,一旦危机的诱因产生的危害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危机就会突然爆发,所积聚的破坏能量就会得到释放。危机往往使组织的正常工作秩序完全被打乱,给整个社会系统或组织系统造成很大冲击与破坏,使社会生产和生活偏离正常轨道。危机爆发时会给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公众都带来特别强烈的震撼和巨大的压力,使人们产生恐慌。

3. 蔓延期

危机一旦爆发后不会马上结束,状况仍会继续恶化。这时,危机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影响会延伸到组织的方方面面,并继续产生危害,而且危害性可能比爆发阶段更严重。例如,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不仅直接造成几千人失去生命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还由此引发了全世界股市的暴跌、世界贸易量的减少、美国社会的恐慌、航空业的亏损及大裁员等。

危机所产生危害的程度与危机蔓延期的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蔓延期的长短则取决于组织外部状况的变化和内部状况的处理;同时,还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使人类控制危机的手段及物质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人类能更有效地遏制危机的蔓延。

4. 恢复期

在恢复期,危机事态已经得到控制,危机爆发后所引发的各种显性化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危机风暴已经过去,组织管理层所承受的压力减弱。此时,组织要谨防就事论事,要善于通过危机的现象,寻找危机发生的本质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防止危机可能引起的各种后遗症和卷土重来。

5. 消除期

也有的学者把它称为善后期,这一阶段危机状况已经基本被平息,是组织在危机解除之后自我分析、自我检讨的疗伤止痛期,聪明能干的决策者也睿智地利用这段时间,做好进一步的“危机处理计划”,分析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并尽可能采取补救措施。这个时期的长短不一定,但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成为新危机的发展期。

上述危机的发展阶段是危机生命周期的一般状态,但并不是所有危机的必经阶段。有些危机的爆发可能没有任何征兆,或者危机征兆的持续时间极其短暂,跳过了潜伏期;有些危机在潜伏期就被组织所觉察并迅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危机被遏制在萌芽状态,不再进入爆发期;有些危机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可能导致组织的破产、倒闭,因此,危机没有解决这段时期也称恢复期。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djsbq.com/397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