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平衡理论的主要观点

1958年,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态度转变的平衡理论。他认为,认知对象包括世界上各种人、事物、概念等,有的各自分离,有的互相联结,组合一个整体而被感知。海德尔把构成一体的两个对象的关系称为单元关系。这种关系是由它们之间的类似、接近、相属而形成的。人对每种认知对象都有喜恶、赞成、反对的情感与评价,海德尔把它称为感情关系。

海德认为个体对单元中的两个对象的态度一般属于同一方向或是一致的。如我们对某群体评价很高,对该群体成员也会产生一定好感;对某人没有好感,对他的行为也可能不感兴趣或者反对。人们认知系统中存在着使某些情感或评价趋于一致的心理压力,因此在同一整体内相互联系的对象之间,可能发生态度同化现象。当个体对单元的认知和单元内两个对象的感情关系相协调时,其认知系统便呈现平衡;反之,当个体对单元的认知与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感情关系相矛盾时,其认知系统便出现不平衡状态。

这种不平衡状态会引起个体心理紧张、产生不满情绪。海德尔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平衡理论”,他用A—B—0图解形式来说明这个理论。图中A和B各代表一个人,0是介于A和B之间的事物或态度对象,A为认知主体。海德尔认为,根据A、B、0三者之间的感情关系(喜欢—不喜欢、赞同—不赞同),可以推出8种模式:4种平衡模式,4种不平衡模式。

如图1-1所示。

图1-1 平衡理论图解

从图1-1中可看出,当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呈现平衡状态;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呈现不平衡状态。例如,A为某职员,0为产品设计方案,B为A尊敬的主管经理。在讨论产品设计方案时,A赞成方案0,而B表示反对。因此,A—B—0图式呈不平衡状态。这样A将产生某种心理压力,会尽可能地改变情感关系,或认为0可能行不通,或者对B不再那么尊重,于是A—B—0图式便恢复到一定的平衡状态。这就是运用所谓“最小努力原则”来预计不平衡所产生的效应。

平衡理论虽有一定的意义,但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是用复杂的态度改变问题过于简单化了。它只能指出A—B—0之间关系是肯定的或否定的,而不能指出其程度大小。此外,平衡理论忽视了态度改变的内在过程。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djsbq.com/3740.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