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绩效申诉:绩效申诉的原则
所谓绩效申诉,是指由于评价对象对评价结果持有异议,依照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向有权受理申诉的机构提起申诉申请,受理部门依照规定的程序对相应的评价过程和结果进行审查、调查并提出解决办法的过程。
由于绩效评价的过程会受到诸如评价标准模糊不清、评价主体的个人偏见、绩效信息不准确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评价结果可能存在不准确或不公平的情况。一旦发生这种情况,绩效评价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就会受到影响。为了尽可能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组织有必要建立科学的绩效申诉与争议处理制度,当评价对象对评价结果存在异议时,可以通过正式途径进行申诉,维护自身的权益,同时提高评价的公平性。
绩效申诉的原则
绩效申诉的原则是贯彻在绩效申诉过程中,对绩效申诉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准则。它包括合理合规原则、公开原则和及时原则。
第一,合理合规原则。组织内部受理绩效申诉的部门要本着负责的态度,深入细致地查明相关事实,做出准确的认定。受理部门要严格依照组织的相关规定,做到合理合规,不能徇私舞弊。
第二,公开原则。组织在处理绩效申诉的过程应尽量公开进行,以使各方了解有关情况,监督申诉处理过程,消除误解。所涉及的申诉信息,除规定必须保密的内容之外,应尽量公开。此外,申诉处理结果也要公开,让申诉各方知晓。
第三,及时原则。绩效申诉作为一种有效的绩效改进手段,不能拖延推诿。这就要求绩效申诉的各个步骤都必须在限定的期限内完成,申诉机构要尽快完成对申诉案件的审查,并及时做出处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