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正式群体组织结构与正式群体相一致,非正式群体的目标和利益与组织目标和利益不发生冲突时,非正式群体能成为正式群体的辅助力量,对组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①加强群体的信息沟通。正式群体内的信息沟通渠道是有限的。而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可以使成员频繁接触,及时沟通信息,在客观上起着完善组织内部信息沟通网络的作用,使信息得以迅速传播。
②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保持成员的心理健康。人都有交往和友谊等需要,但正式群体难以充分满足成员的这种需要。而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间相互关心爱护、交流情感,获得思想和情绪的一致,充分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营造群体内的和谐气氛,减少冲突,从而保持成员的心理健康。
③增强群体内聚力。非正式群体能补充正式群体满足成员心理需要等方面出现的不足,使成员保持安定的情绪。这样就有助于群体内形成安定团结的心理气氛,从而增强群体内聚力。
④协助正式群体实现组织目标。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决定了它对其成员有一种内在的号召力。这种内在号召力是自然形成的,它对成员的影响要比组织的命令和动员的作用大得多,它可以使成员协调一致,精诚合作,解决正式群体无法解决的困难,协助正式群体实现组织目标。
⑤制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非正式群体内的成员因利益一致、情感密切而频繁交往,这样就形成了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便于对成员进行宣传鼓动,营造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舆论环境。
⑥及时解决成员的困难,提高群体士气。非正式群体良好的成员间关系不仅能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更有可能在互相接触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全面了解成员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成员所遇到的困难和不足,并能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因而有助于减少正式群体目标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不利甚至干扰因素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群体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