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的区别

首属群体(primary group)也称初级群体。这是由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库利(C.H.Cooley,1923)提出的,是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家庭、邻里、青少年的同伴群体( peer group)等,都属于首属群体。首属群体通常是由自然的人际交往形成的。它的基点是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通常没有严格的群体规范。首属群体的运转依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不是规定性的角色关系。由于首属群体常常是一个人最为直接的社会现实,也是其社会影响的最直接来源。因此,首属群体对于个人的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

对应于库利提出的首属群体概念,一些研究者提出了次属群体(secondary group)的概念,特指区别于首属群体,按照一定规范建立起来、有明确社会结构的群体。次属群体是根据一定的目标建立起来的,如学校、工厂、政府机构等。这类群体通常有明显不同于首属群体的较大规模,其运转也首先依赖于社会角色关系,群体成员间有明确的角色分工。次属群体是人们介入更广泛的正式社会的途径。人们在次属群体中的社会角色,起着沟通个人与社会的桥梁作用。个人在次属群体中的正式社会角色常常是个人与社会认同( social identification)的核心构成部分,并由此对其自我认同(self-identification)发挥重要影响。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djsbq.com/146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