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习的基本内涵

组织学习概念最初倡导者可能是詹姆斯·马奇,他在 20 世纪 60 年代将组织(Organization)和学习(Learning)两个单词合在一起形成了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 Learning)这个词汇,表示组织应该像个人一样,能够不断学习和调整自己,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后来,不同学者提出了组织学习的不同概念。

人们可以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的变化的角度来研究组织学习问题。认知角度关注的是知识的获得、理解和加深等;行为角度关注的是组织行为的改变。

例如,野中郁次郎认为,组织学习是“组织内获取、创造和传播知识的过程”;什里瓦斯塔瓦将组织学习定义为“组织的知识库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此类定义只涉及认知的改变。将组织学习定义为行为改变的代表人物是斯威林格和威尔德斯玛,他们对组织学习的定义是“组织行为改变的过程”。还有一些学者则将组织学习定义为认识和行为改变的过程。

譬如,阿吉瑞斯和施恩关于组织学习的经典定义强调认知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组织学习过程既包括认识方面也包括行为方面的改变。他们指出,个人和小组通过理解及行动来进行学习,或者通过行动后的解释来进行学习。这个定义包含这样的思考:即组织学习是个人共享思维及行动变化的过程,它受到组织影响并根植于组织机构之中。当个人和小组的学习机制化以后,组织学习就发生了,知识嵌入到企业规程、系统、结构、文化和战略之中。组织学习系统是由不断进化的,存储在个人、小组或组织中的知识所组成的,并形成企业的基础知识以支持企业的战略形成及实施过程。

此外,休伯认为,“如果通过信息的处理过程,组织的潜在行为会有所改变,那么组织学习的过程就发生了”;莱维特和马奇认为,组织学习是“把过去经验总结为指导行为的日常规范的过程”;费奥尔和莱尔斯的定义是“用更好的知识和理解改进行为的过程”。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djsbq.com/1029.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