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格玛丽效应是指对心理试验参与者进行良性心理暗示,如“你很行”“你能做得更好”“你还有更大的潜力可以挖掘”等,可以让参与者认识自我,激发潜力,增强信心。
这一心理效应源于一个故事:
翁格玛丽是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孩子。由于过于看重自己的容貌,她变得特别没有信心,心里总是怀着很强的自卑感。后来,她的家人和朋友发现了她的问题,于是纷纷伸出援手,帮助她树立信心。
在家中,父母和家人经常夸她,每当她做了一件事时,家人就给予肯定和表扬。在平时的生活中,好朋友也经常鼓励她,经常夸她“你真美”。从此之后,慢慢地,翁格玛丽对自己产生了信心,每天照镜子的时候,她总觉得自己越来越漂亮了。于是,她也在心里对自己说:“其实你很漂亮。”就这样,翁格玛丽果真越变越漂亮。
翁格玛丽效应作为心理学上一个重要的名词,说明了鼓励之于人的强大的心理暗示作用。这一心理效应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可以让我们用于鼓励他人,也可以用于自我鼓励,从而激发自己或他人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以更快地适应工作或生活的需要。而在此过程中,未受表扬的人也会被给予心理暗示——只要你努力,属于你的机会同样也会降临。
卢英德是一位来自印度一个偏远小城的女子,经过28年的奋斗,如今的她已成为百事可乐董事会主席,登上自己事业的巅峰。作为一个连续四年蝉联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美国商界最有权势的50位女性”榜首的成功者,她在谈到自己成功的秘诀时,最重要的体会就是,将苦难当作上天送来的厚礼,不断激励自己,相信自己能行。而在逆境中经历的那些挫折与磨练,最终都会成为一个人成功路上的奠基石。
当年,卢英德从印度管理学院一毕业,就拿到了美国耶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然而,当她兴冲冲地跑回家,想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悦时,却遭到迎头一击——家人早就给她安排好了一门亲事,她一毕业就得与一个陌生的男子结婚。
面对大多数印度女子都逃不过的命运,卢英德不甘心。她告诉自己——要将命运握在自己的手里,自己一定能改变命运。最终,在几经抗争无效后,她选择了远渡重洋,离家出走。然而,当她怀揣500美元,几经周折到达美国后,却发现自己甚至连房子也租不到,更无法交纳学费……一度失去信心的她不断地激励自己——再坚持一下,再一下就好。短暂的沮丧过后,卢英德振作精神,开始四处寻找打工的机会,赚取生活费和学费。
当她发现在饭店刷洗一天油腻腻的盘子所赚的钱连交房租都不够时,她告诉自己:“苦难不算什么,一切都会过去。”当她面对待遇虽然优厚,但却不得不忍受服务对象——一名瘫痪在床的脑出血病人的刁钻古怪的要求和暴力虐待时,她抚平伤痛,激励自己:“我可以成为最好的。”当她满怀委屈,泪流满面,拖着疲累的身体,走在寒风刺骨的街上时,她告诉自己:“一切的付出最终会有收获,自己一定能行……”
就这样,历经种种难以言说的苦难,她终于从耶鲁大学毕业了。然而,社会给了她一次又一次无情的打击:因为是印度人,她无数次在面试时被无端地刁难;由于没有过硬的实习经验,她虽有名校的毕业证书却遭到那些大公司的拒绝;毕业已经大半年了,同学们纷纷进入大公司工作,她的工作还迟迟没有着落,甚至欠了两个月的房租,收到了房东的最后通牒……
面对这一切,卢英德都告诉自己——“我能行”,并放低身段,从小公司的杂工做起,一做就是五年。然而,在这五年中,她学会了如何从容地应对危机,学会了如何巧妙地应付刁钻的客户,甚至精通财务会计知识。最终,她凭借着丰富的学识和经验,成为一名出色的职业经理人。
再后来,她成了百事可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带领百事可乐迎头赶上可口可乐公司,成为世界500强企业,而自己也晋升为百事可乐的CEO。
正如卢英德所说:“苦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苦难面前失去信心,一味地退缩。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成功会离你越来越远。”面对苦难时,不妨尝试着应用翁格玛丽效应,怀着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与挫折、苦难搏斗,这样的你,一定会成为人人羡慕的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