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商帮(商人)陈弼臣: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1981年,陈弼臣率领陈氏家族在北京成立盘谷银行办事处,开启了在中国投资的序幕。1986年5月,该行又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这是泰国商业银行在中国设立的首家代表处,它无疑推进了中泰两国贸易和经济合作向前发展。

陈弼臣曾任泰中友好协会顾问,陈有汉任泰中友好协会副主席。自1975年中泰建交以来,陈氏家族在促进泰中两国贸易和经济合作上,功不可没。

陈弼臣的长子陈有庆说,父亲除了看好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外,投资中国更是基于报效祖国、反哺故乡的家国情怀。其所言不虚。

1985年1月21日,在汕头市潮阳县峡山镇的峡山学校落成典礼上,75岁高龄的陈弼臣先生深情地说:“我出身贫苦,没念几年书,在创业上深知没有文化的苦。我希望家乡的青少年能学好文化,将来为祖国争光。”

峡山学校是陈弼臣捐资680万元港币建成的。他身在他乡,却心系故国,家乡的发展,特别是家乡的教育事业,始终牵动着陈弼臣的心。当听说家乡小学破旧不堪,很多孩子无处读书时,他当即慷慨解囊,兴建校舍,让家乡的孩子们享用到最先进的教学设备。该校占地3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36平方米,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设备,在当时当地都堪称一流。

在典礼上,陈弼臣欣然为这所学校题写了“峡山学校”校名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赠言,还积极动员其他旅外侨胞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贡献。在陈弼臣的影响和带动下,峡山镇上东浦、董塘、洋林、溪心、东溪等村(居)的侨胞纷纷慷慨解囊捐款建设学校、医院等公益事业。

耳闻目睹父亲对家乡公益事业的热心支持,子孙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父亲的善举深深影响着陈有庆、陈有汉兄弟。

其实,陈有庆对故土的贡献不比父亲少,这种割舍不断的情缘,在他小时候就形成了。1932年,当时陈有庆的父母在泰国,父亲一定要让母亲回家乡广东分娩。于是,母亲从泰国上船,在大海上足足晃悠了3个星期,刚到汕头,陈有庆就降生了。那时候正好赶上抗日战争,陈有庆就在家乡读小学,直到日本投降后才来到泰国。

1999年10月22日,陈有庆到潮阳参加旅外乡亲金秋联谊会,抽空回到母校看看,当看到母校设备陈旧,急需建设体育馆、图书馆和办公楼时,欣然捐资兴建。他说:“支援家乡建设,我有一份自豪感,也感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数十年来,陈有庆一直致力于促进祖国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四次被选为港区全国人大代表。2008年被推举为侨联副主席。问及生平最骄傲的事,他说是先后三次参加国庆观礼,每每提及,自豪之情溢于眉梢。

弟弟陈有汉对于社会公益事业也从来不落人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他就在泰国为社会福利事业、救灾扶贫等活动积极奔走募捐,并自己带头出钱出力,其慈善义举受到泰皇多次嘉奖。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陈有汉携全家到汕头访问。他为母校聿怀中学捐建综合教学楼“有汉楼”一座;1990年又向聿怀中学教育基金会捐赠200万株,捐资100万元帮助汕头修建潮汕体育馆。他对故乡潮南峡山教育的支持也不遗余力,不仅捐资修建了峡山学校,还赠给学校大量电脑设备。为支援家乡的经济建设,1992年,他在汕头市设立泰国盘谷银行汕头分行。陈有汉希望家乡的后代生活得更好,希望多出人才,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当他到汕头为盘谷银行汕头分行新址落成揭幕时,还向潮汕星河基金会秘书处提出捐赠港币50万元。2000年2月3日,陈有汉率泰华报人公益基金会潮汕友好访问团到六都中学参观访问,非常赞同兄长捐建楼馆,他说学校硬件建设同样重要,要给家乡的后辈提供一个好的育人环境,于是出资相助建楼。学校为弘扬陈氏家族捐资助教的义举,特取名“陈弼臣体育馆”、“陈有庆楼”、“陈有汉楼”。如今“一馆二楼”早已于2003年交付使用,从整体上提高了潮南区高中教育的品位,也为潮南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陈弼臣和他的后代们,虽然长在泰国,但血管里流的依然是炎黄子孙的血,他们身上跳动着的永远是一颗中国心,都以振兴家乡、兼济天下而感到自豪。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djsbq.com/426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