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商帮(商人)虞洽卿:读“雨”书的少年

“希望明天又是一个下雨天!”接连半个月的阴雨让庄稼人都有些发愁了,同村的虞洽卿却分外的高兴,盼望这连阴雨能再持续两天,这样他就可以读完《四书》了。

1867年,虞洽卿出生在浙江宁波镇海龙山镇(现属慈溪)。父亲在镇上开杂货铺,做小本生意。虞洽卿6岁时,父亲突然病逝,并不宽裕的家境一下子陷入困顿。母亲靠给人做些针线活,勉强维持生计,虞洽卿小小年纪就在村里打零工挣些生活费。

看到同龄的孩子每天都去上学,虞洽卿很是羡慕。村里的同族的私塾老师虞民世,见虞洽卿聪明伶俐,就免费收为学生,让虞洽卿每逢下雨不能出门干活时,就去私塾读书。虞民世把这叫做读“雨书”,是他为贫苦人家执意求学的孩子想出的读书办法。虞洽卿就这样读上了书,为后来在上海叱咤风云打下了基础。

虞洽卿15岁时,母亲辗转托人,为他在上海瑞康颜料店求得一个当学徒的差事。抵达上海的那天,大雨滂沱,虞洽卿怕弄脏了母亲一针一线赶制的新布鞋,把它装进布包,赤脚冒雨来到瑞康颜料店。进店堂时,脚下一滑,摔了个仰面朝天。店老板一看,虞洽卿长得天庭饱满,长面阔嘴,一副富贵相,连跌跤的姿势都好似金元宝,认为这是上天给他送来的“赤脚财神”,因此对虞洽卿格外照顾。

学徒期间,虞洽卿每天早起晚睡,不仅十分肯干,而且极为麻利,因而深得老板器重,数月之后就提升他做跑街,外出当供销员。后来,他出银二百两加入瑞康行,成了股东。

虞洽卿在上海时间长了,意识到洋人才是上海的大亨,想赚大钱还是要跟洋人做生意。为了更好地跟洋人打交道,联系业务,他找了一家私人办的补习夜校,开始学习英语。由于学习用心,很快他就能应付一般会话了。有一回,德国洋行急于出手一大批颜料,价格很便宜。一些颜料行觉得东西这么便宜,怕是质量有问题,而且又都是些红、黑、紫三色大陆货,这么大的量,不容易卖出去。虞洽卿却留意着,当他从报纸上看到欧洲正在打仗,德国人要马上回国,马上明白德国人急于出手的原因了。于是他迅速将颜料全部买下,后来情况果真如虞洽卿所料,瑞康颜料行因此发了大财。

虞洽卿经常与洋人和洋行买办打交道,凭着能与洋人会话,加上办事干练,渐渐有了些小名气。1894年,27岁的虞洽卿,进了德国鲁麟洋行当买办,从此跻身“上流社会”。

1905年,上海发生“大闹公堂案”。官眷黎黄氏携带十多个婢女从四川途经上海回广东老家时,被英租界巡捕以贩卖人口为由拘捕。租界会审公廨审理此案时,中英双方官员意见不一,英国陪审官公然侮辱中国会审官,激起公愤,有人放火焚烧了巡捕房。租界当局动用武力镇压,致使事态扩大。虞洽卿等人发动全市罢工,迫使租界当局惩凶让步,从此虞洽卿声名大振。

1905年,虞洽卿出任荷兰银行中国买办,从此在金融业一帆风顺,他还与人合伙创办了四明银行和宁绍轮船公司,一跃成为上海滩巨富。1924年虞洽卿当选为上海总商会会长。1925年全国商会联合会改选虞为候补会长,后递补为副会长。1926年他以总商会会长身份组织上海商界代表团,再赴日本考察。1930年又当选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五华董之一,此时虞洽卿已成为沪上著名的商界领袖人物。

虞洽卿一生不愿做官,用他的话说,“做官如做戏,我做生意还来不及,还做啥戏!”然而,他却十分懂得运用政治筹码谋取商业利益。

虞洽卿与蒋介石是宁波老乡,二人早就认识。虞洽卿在1920年创办了中国以股票为龙头的第一家综合交易所——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任理事长。那时交易所一般的买卖是由经纪人代办的。当时,蒋介石、陈果夫、戴季陶等组成的“恒泰号”,是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经纪机构之一。虞洽卿曾从交易所拿出6万元资助蒋介石到广东投奔孙中山。

抗战期间,虞洽卿在重庆与王晓籁等合组三民运输公司,担任经理。他从国外购进大型卡车,凭借蒋介石的“手谕”,准许运输物资,几乎垄断了后方的运输业。他亲自押车,奔波于滇缅公路上。当时日军己侵入缅甸,曼德勒、仰光等地的商人竞相低价求售,虞洽卿因而获得巨利。1945年春,抗战胜利在望,虞洽卿正准备回上海重整旧业,忽然患急性淋巴腺炎,不久病逝。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djsbq.com/420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