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在危机公关中的正面与负面作用

在新闻报道日趋透明化的今天,媒介负有向公众和组织机构及时并如实客观报道组织发展状况的义务。大众传播媒介一方面是政府和其他组织的宣传工具,另一方面则是组织与公众的双向沟通渠道,在一些方面代表着公众的知情权。媒介主要有以下作用:

(一)积极的正面作用

媒介在危机事件中,有几种至关重要的正面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1. “稳压器”作用

无数的案例证明,媒介作为一种信息权威,是对付谣言的最有力的武器,在危机事件中具有“稳压器”的作用,特别是在大型危机事件中,这种“稳压器”作用更为显著。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典型的信用经济和信心经济,如果信用的链条遭到破坏,或者信心崩溃,就有可能对社会的稳定造成致命的损害。危机事件发生后,公众急于了解任何可以得到的信息而不管其是否可信。真真假假的信息通过口口相传,最后以扭曲和失真的形态(即谣言)扩散和传递,形成大面积恐慌。

2. 沟通作用

在危机管理过程中,组织依赖媒介将信息通告给公众并引导公众,公众依赖媒介传播的信息了解紧急情况的各个方面以及相关的所有信息。可见,媒介作为一个公共信息平台,在危机事件中,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双向沟通作用。

3. 激励作用

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面对挑战而应战的历史,无数事实证明,不论何时社会遭受灾难,经由新闻传播,人们都会迅速组织起来,形成反击力量。灾难给人的激励,实际上是衡量一个民族或组织面对困难的态度,而这与传播密切相关。敢于正视并正确引导,激励效应必然起到很强的正面作用。事关危机事件的新闻往往让人感到某种危机感和紧迫感,从而能够起到激励人们奋起应战、共渡难关、推动实践发展的作用。接受挑战和应战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人类智力的迅速发展,是面对困境应战而胜之的结果。

4. 舆论监督作用

危机事件的产生往往暴露了组织在管理方面存在相关的漏洞,但危机源却大多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新闻将危机事件向公众曝光,即刻可以掀起舆论谴责,发挥了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5. 心理疏导作用

社会心理学认为,情感疏导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认知系统和意志系统的干预,情感并非都能自然地表现出来,未得宣泄的情感被压抑到无意识心理层次,长期累积的心理会处于失衡状态,需要以适当的方式得到释放。危机性新闻披露事件真相,公众借机发泄会感到获得了心理上的某种满足。倘若不满情绪淤积在心里,公众就会变得麻木、偏激,对社会心理疏导不利。因此,对危机事件的传播往往起着放松情绪、协调环境的作用。

6. 警醒作用

危机事件的披露往往会揭露出种种人为灾害,让人们感受到现实的复杂性,从而在思想上做好充分的准备。灾难性新闻的传播好比向社会、个人打“预防针”,可以增强防范和抗击危机的意识。因此,危机的警醒作用体现在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反思上,透过灾难性新闻的传播引起人对行为活动的再审视,避免重蹈覆辙。如对自然的认识就在不断报道人与自然的冲突中得到深化,人们领悟到对自然的掠夺式经营破坏了生态,是造成灾害的重要原因,这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以及树立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二)消极的影响

对组织而言,公众舆论会损害他们的声誉,产生非常不利的后果,这些后果包括削弱组织正常运作机制、丧失对组织的信任感,进而使组织失去竞争力。危机事件中,面对媒介大量的负面报道而不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会被认为是对指责的默认和对事故责任的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其后果是,公众舆论会使组织形象受到严重损害。

1. 夸大负面影响

媒介报道一方面起着公布真相的作用,同时也在客观上起着将消极影响扩大的作用,其带来的后果有的是有形的,有的则是无形的。通常,媒介对组织突发性危机事件的报道一般均为灾难性新闻报道,往往一个灾难性危机事件的危害在没有传播的情况下,其作用范围仅限于它所产生的时空范围,一旦传播开来,其消极作用的空间将无限扩大,后果也更难以预料。

2. 破坏社会心理平衡

通常情况下,公众的心理行为是遵循一定轨迹发展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旦受到外界刺激,这种稳定状态将被不同程度地破坏。对危机的报道和传播带来的坏消息,往往破坏公众的情绪,瓦解其社会心理防线。特别是在与外界联络受限、环境恶劣、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迷惘状态下,受不利信息的刺激更易产生恶劣的影响。可见,对危机事件的传播容易造成人的精神松懈、意志涣散。

3. 瓦解公众心理

如果社会稳定,公众的心理情绪都比较平衡,即便发生地震、爆炸等震荡性新闻也不易急速改变人的观念。但公众的视野是有限的,经常依赖新闻提供的“环境”。媒体频繁地传播危机事件,久而久之便令人对现实社会产生种种怀疑而悲观厌世。频繁的危机事件报道会产生一种浸润式效果,瓦解公众的心理防线。

4. 激发负面情绪

事关危机事件的新闻往往刺激性强,易引起人的不良情绪,会使人控制本能的理性逐渐减弱,易激发一种与社会秩序不和谐的情绪与行为。因为从心理学上来讲,人性中潜存着许多不合乎社会生活的欲望,其经教育陶冶及道德意识、社会制裁的压制被约束于意识中,一经激发,容易产生社会心理的动荡。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djsbq.com/4016.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