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预控的误区与对策

国内危机预控的误区主要表现为对危机预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首先,对危机预控的认识不清楚,不明确,有些组织没有建立起高效的危机预控机制,甚至没有制定危机预案。其次,危机预防工作不到位,造成危机预控由于缺乏准备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如有些企业在遭受舆论压力时,表现极不得体,最终弄巧成拙,将危机扩大,有的甚至导致生存危机。另外,有些组织危机预控机制指挥、协调不灵,反应迟钝,致使危机预控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大量浪费人力和财力,却未能阻止危机的蔓延。

还有一些在操作方面的误区也是由于对危机预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引起的。比如在危机预控初期,由于信息收集工作没到做到明确细致,导致预报出现偏差,因发出预报的时间提前或滞后而导致组织成本大量耗费,却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鉴于此,组织要想提高危机预控的绩效,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 建立高效危机管理组织

高效的危机管理组织机构是有效实施危机预控的前提,一般来讲,危机预控机构就是危机管理机构,或者在危机管理机构内部进行分工,挑选一批能够胜任此工作的人员成立专门的预控小组。这样,危机预控也由危机管理指挥中心统一管理,但内部成员分工有所不同。不过,在建设危机管理机构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机构的快速反应能力,使他们具有迅速控制危机的各种手段,以便他们能够随时执行危机预控任务。

2. 做好战前准备

危机预控能否发挥有效作用,取决于平时的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准备工作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

(1)建立准确、高效的危机预警机制。

只有准确的危机预警,才能够为危机预控留出足够的空间。

(2)加强培训和演练。

加强培训和演练的目的在于可以提高反应速度,还能避免在慌乱中制定的预控方案出现致命的错误。如果能够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制定出各种基本的预控方案,并按照预控方案进行反复演练,一旦危机发生,就能很快在基本的预控方案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实战预控方案。

(3)做好技术上和物资上的充分准备。

危机预控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控制危机,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平时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做好危机预控所需要的技术准备和物资准备。危机的控制技术一定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而物资准备既要保证实战的需要,又要杜绝浪费。

3. 与组织行政管理相结合

要建立一套相关的管理制度,使危机预控能够得以实施。首先,危机预控只能在组织行政制度许可的前提下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果仍不能迅速控制危机,可以临危授权以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其次,对于难以预见、危害性又比较大的突发事件,危机管理机构负责人应有临时处置的权力,但不得超越公司行政制度的明确规定,同时必须立即报请组织最高领导确认。

4. 加强学习和总结

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加强学习和总结。在学习中还要注意,不光要学习成功的案例,还必须对失败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以不断改进和完善危机预控方案,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一般来说,预控措施成功,一要平时准备充分,既要制定各种危机预控方案,又要有充分的物资准备和技术准备;二要预警信息快速、准确;三要有反应灵敏、行动迅速、效率很高的预控指挥机构和各种专业水平很高、训练有素的应急队伍;四要有一套完备的法律制度。四者缺一不可。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djsbq.com/400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