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组技术的概念最初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工程师米特洛范诺夫提出来的。当时只是作为一种工艺管理组织的方法看待,主要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随着它的逐步完善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它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
所谓成组技术就是一种建立在零件结构和工艺相似性基础上合理组织生产技术准备和产品生产过程的方法。成组技术是组织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一种有效管理办法。它是将企业所有零部件按结构和工艺相似性进行分类编码,并以此进行分组,以组为对象组织加工和管理。
以机械产品生产为例,其零件一般可分为三类:
一是复杂件(专用件)。这类零件数量很少,约占零件总数的5%~10%,但结构复杂、价值高。比如机床床身等。
二是相似件。这类零件种类多、数量大,约占零件总数的70%左右。此类零件在结构、工艺、材质等方面存在大量的相似特征。比如各种轴、套、齿轮、法兰、杠杆等。
三是标准件。这类零件结构简单、产值低,一般都已经组织大量生产。如螺钉、垫圈等。这样,就为成组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