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发展历程

在20世纪50年代前,东南亚是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殖民者开始在中国沿海地区招募劳工移居东南亚,华人为了谋生纷纷“下南洋”。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积累,华人创办了家族企业,其中一些企业生存了下来。随着业务量的增加,生存下来的企业规模开始扩大,创办者吸收同族的兄弟及亲戚进公司帮助自己管理企业,家族企业初步形成。在这一时期,企业的所有权基本由创办者控制,创办者既是企业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经营者,家族其他成员充当协助管理的角色。当然,也有企业创办伊始即是由家族的兄弟姐妹共同出资的,如1948年马来西亚郭氏兄弟公司(郭鹤年家族)等。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西方殖民体系陆续崩溃,东南亚各国取得国家自主权,华人创办企业在西方资本撤出后有了更宽广的生存空间。此时,西方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新独立的东南亚各国政府均大力发展经济,华人家族企业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已颇具实力,进入快速成长期,通过并购、控股、参股的方式进入原来被西方资本垄断的行业,并逐步在这些国家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时,家族企业的所有权状况也有所变化:家族企业创办者开始对所有权进行分割,把过去由自己单独控制的所有权分成多份赠予家族的兄弟,形成企业所有权在家族内部的多元化;企业创办者家族的兄弟开始执掌企业的核心业务,家族第二代成长起来并进入企业工作,出现了第一代和第二代共同执掌企业的局面。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经营的产业层次不断提高,在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引领风骚,多元化经营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许多家族企业开始推行跨国公司战略,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与国外资本市场的对接,家族企业公开化和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所有权不再为家族全部拥有,一些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相继拥有公司部分所有权,来自家族外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开始大量进入企业。但是,家族成员仍然控制着企业的所有权,并且企业的领导权开始由第二代向第三代交接,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权仍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djsbq.com/3342.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