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特点特征

什么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特点特征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包括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力。从广义来说,智力正常的人都是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作为国民经济资源中一个特殊的部分,既有质、量、时、空的属性,也有自然的生理特征。一般来说,人力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生物性

人力资源存在人体之中,是有生命的“活”的资源,与人的自然生理特征相联系,具有生物性。

(二)可再生性

人力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性资源。它以人身为天然载体,是一种“活”的资源,可以通过人力总体和劳动力总体内各个个体的不断替换更新和恢复过程得以实现,具有再生性,是用之不尽、可以充分开发的资源。第一天劳动后精疲力竭,第二天又能生龙活虎地劳动。但是,大多数自然资源却不具备这种特性,它们是不可再生的,其开发潜力也是有限的。

(三)能动性

在经济活动中,人力资源是居于主导地位的能动性资源。人力资源不同于其他经济资源之处在于其具有目的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意识。人是一种最积极、最活跃的生产要素。一方面,人可以通过自己的知识智力创造工具,使自己的器官得到延伸和扩大,从而增强自身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人的知识智力的不断发展,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将增强。

汶川大地震,震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霎时间,全中国都动了起来,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人出人,中华民族在这一刻格外团结,格外坚强,格外有力。我们从废墟下抢救出来的伤员的脸上、从残崖断壁中开拓出来的公路上、从群情激昂的赈灾义演到堆积如山的救灾物资,都可以看到一个大写的“人”字,看到人的力量和精神。

汶川大地震发生在今天,发生在我们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明确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情况下,可以说我国社会力量的凝聚和提升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飞赴灾区,国务院第一次宣布全国哀悼日,中央电视台汇聚全国文艺界精英赈灾义演,创下了一台演出募捐善款15亿元的壮举,等等,无不是以人为本的生动写照。这种力量动员、凝聚和提升的程度,既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有关,更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尤其是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密切相关。

(四)时效性

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和利用都会受到时间方面的限制。从个体角度看,因为一个人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人力使用的有效期大约是16—60岁,最佳期为30—50岁,在这段时间内,如果人力资源得不到及时与适当的利用,个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源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甚至丧失其作用。从社会角度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也有培训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老化期。

(五)高增值性

就现代经济学来说,一个过去难以想象的事实是:在国民经济中,人力资源收益的份额正在迅速超过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力的市场价格不断上升,人力资源投资收益率不断上升,劳动者的可支配收入也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高质量人力资源与低质量人力资源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甚至认为,这种人力资源经济价值的上升趋势,使劳动力相对于土地和资本来说,其作用相对日益扩大,很可能会带来制度变革,并产生一系列新的经济模式。

(六)可控性

相对来说,自然资源的生成与物力和财力资源的生成缺乏可控性,而人力资源的生成却是可控的。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华生指出:“给我12个健全的体形良好的婴儿和一个由我自己指定的抚育他们的环境,我从这些婴儿中随机抽取任何一个,保证能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商人和领袖人物,甚至训练成乞丐和小偷,无论他的天资、爱好倾向、能力、禀性如何,以及他的祖先属于什么种族。”由此可见,人力的生成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它需要人们有组织、有计划地去培养与利用。

(七)变化性与不稳定性

金融资源与自然资源是相对稳定的,但是,人才资源却会因个人及其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甲单位是人才,到乙单位可能就不是人才了。这种变化性还表现在不同的时间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生产能手,到90年代就不一定是生产能手了。

(八)开发的连续性

作为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源,一般只有一次开发与二次开发,形成产品使用后不能再继续开发了,人力资源由于它的再生性,则具有无限开发的潜力与价值,人力资源的使用过程也是开发过程,可以连续不断地开发与发展。

(九)个体的独立性

自然资源的存在形式一般是成块成群地联结在一起的,散在形式较少,而人力资源则以个体为单位,独立存在于每个生活着的个体身上,而且受各自的生理状况、思想与价值观念的影响。这种存在的个体独立性与散在性,使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显得复杂而艰难,管理得好则能够形成系统优势,否则会产生内耗。

(十)内耗性

自然资源是数量越多越好,形成一定规模后,作用越来越大。矿藏量越大越有开发价值,资金越多越有投资效益。然而,企业人力资源却不一定是越多越能产生效益。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组织、利用与开发人力资源。常言道: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djsbq.com/155.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