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物资在生产中的作用分类
1.原材料
原材料指经过加工后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例如,炼铁用的铁矿石,织布用的棉纱,面粉厂用的小麦等。
2.辅助材料
辅助材料指用于生产过程,有助于产品形成,但不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例如,染料、催化剂,与设备使用有关的润滑油、皮带等。
3.动力
动力指用于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电力、蒸汽、压缩空气等。
4.配件
配件指预先准备的用于更换设备中已磨损和老化的零部件的各种专用备件。
5.工具
工具指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刀具、量具、卡具等。
6.燃料
燃料指用于工艺制造、动力生产、运输和取暖等方面产生热能、动能的煤炭、汽油、木炭等可燃性物资。它应属于特殊的辅助材料,由于其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故单独归类。
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制订物资消耗定额,计算各种物资消耗量、产品成本和核定储备资金定额等。
(二)按物资的使用范围来划分
(1)基本建设用料。
(2)生产经营用料。
(3)经营维修用料。
(4)工艺装备和非标准设备用料。
(5)科学研究用料。
(6)技术措施用料。
这种分类方法,便于编制物资供应计划,亦便于企业按使用方面进行物资核算和平衡。
(三)按物资的自然属性来划分
1.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包括黑金属,如钢、铁;有色金属,如铝、铜等。
2.非金属材料
包括化工产品、石油产品、纺织产品和建筑产品等。
3.机电产品
机电产品包括电机、仪表、机械、设备、仪器,以及液压配套件等。
这种分类方法,便于编制物资供应目录,有利于物资的采购和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