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时间的出现已有百年之久,在众多制造型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中,丰田精益生产大师大野耐一在测定标准时间时有着独特的做法。
大野耐一在丰田生产现场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当作业人员看到工程师站在身后掐着秒表就知道他们在测定作业时间,于是作业人员就故意放慢作业速度,甚至于一些人员还会做出上厕所、整理工具等磨洋工等现象。针对这些情况,大野耐一认为,如果一项工作做20次,然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标准时间就大错特错了。他苛刻地认为,应该取20次中最短的一次作为标准时间。大野耐一的理由是,即使同一项工作,每次都采用的类似的作业手法,时间上也一定会有差异。那么,其中所用时间最短的一次一定是因为采用了最正确的做法。对于其他几次为什么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一定有其改善的原因。
大野耐一这种独特的理念,正确地找出了标准时间。在生产作业管理中,标准时间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1)可测性。标准时间的测算方便易行。
(2)适用性。利用标准时间,可以推算产量和企业的生产能力,估计企业的接单能力。如今这种方法在制造业以及电子装配等行业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
(3)客观性。标准时间的结果不因人的意志为转移,所有数据都是现场所得,而不是研究人员的凭空猜测和估计。即便是宽放率等因子的确定,也要因不同行业实际确定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