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生产作业控制的原因和条件

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都是生产活动发生之前制订的,尽管制订计划时充分考虑了现有的生产能力,但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以下原因,往往造成实施情况与计划要求偏离:

(1)加工时间估计不准确。对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类型,很多任务都是第一次碰到,很难将每道工序的加工时间估计得很精确。而加工时间是编制作业计划的依据,加工时间不准确,计划也就不准确,实施中就会出现偏离计划的情况。

(2)随机因素的影响。即使加工时间的估计是精确的,但很多随机因素的影响也会引起偏离计划的情况。例如,工人的劳动态度和劳动技能的差别、人员缺勤、设备故障、原材料的差异等,这些都会造成实际进度与计划要求不一致。

(3)加工路线的多样性。调度人员在决定按哪种加工路线加工时,往往有多种加工路线可供选择,不同的加工路线会造成完成时间的偏离。

(4)企业环境的动态性。尽管制订了一个准确的计划,但第二天又来了一个更有吸引力新任务,或者关键岗位的职工跳槽,或者物资不能按时到达,或者发生停电等,这些都使得实际生产难以按计划进行。

当实际情况与计划发生偏离,就要采取措施。要么使实际进度符合计划要求,要么修改计划使之适应新的情况。这就是生产控制问题。

实施生产控制有三个条件:

(1)要有一个标准。标准就是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没有标准就无法衡量实际情况是否发生偏离。生产计划规定的产品出产期,MRP系统生成的零部件投入出产计划,通过作业计划方法得出的车间生产作业计划,都是实行生产控制的标准。

(2)要取得实际生产进度与计划偏离的信息。控制离不开信息,只有取得实际生产进度偏离计划的信息,才知道两者发生了不一致。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能有效地提供实际生产与计划偏离的信息。通过生产作业统计模块,每天都可以取得各个零部件的实际加工进度和每台机床负荷情况的信息。

(3)要能采取纠正偏差的行动。纠正偏差是通过调度来实行的。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djsbq.com/4512.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