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班组管理需要全班组员工共同参与,因此要将班组各项管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落实到规章制度中。规章制度是针对班组生产活动和管理活动所制定的一整套规章、程序、准则和标准。这些活动涉及劳动组织和计划、生产流程控制、技术工艺规范、产品质量保证、运行绩效控制、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员工行为激励和人际沟通协调等班组运行的各个方面。

班组管理制度从企业角度对班组成员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是企业规章制度在班组的分解、细化和落实,班组管理制度的建设更强调民主性和可操作性。班组管理制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管理制度。目标管理就是让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目标管理一般分为三步,即目标制定→过程管理→考核激励。班组目标与企业目标相比,通常要分解到更具体的方面,如员工培训、绩效目标、合作态度、执行力、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等,以这些目标的实现来保证班组层面的目标实现。班组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目标管理的关键是目标的合理设定。

(2)现场管理制度。现场管理是指对生产第一线的综合管理,是围绕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而对生产过程中的诸要素,包括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环境和信息等,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实现生产现场作业状态最优化。班组现场管理的目标是:寻求团队的效率和最终的效应;现场管理更为具体的目标为:提升质量水平、降低成本、确保交货期、确保人身安全、提高士气。班组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包括班前班后的制度化和正规化、做好生产前的准备、生产现场的控制和管理规范、现场生产进度的管理规范、现场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现场5S管理规范、目视化管理规范、定置管理和看板管理规范等。

(3)设备管理制度。设备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正常生产而配置的各种机械和装置,即技术装备、仪器仪表和试验、监测、控制等设施的总称。班组是设备的直接使用者,其设备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建立班组设备台账、制订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做好设备维修保养、落实设备检查制度、参与设备故障处理等。班组设备管理主要是设备的使用、检查和维修等。现场管理人员以及操作人员要正确使用设备,认真检查设备,注重维护保养,及时排除故障,使设备在生产中始终保持完好状态。

(4)物料管理制度。物料是生产活动的物质因素,直接影响着工作任务的完成和产品质量。现场物料的管理是班组物料管理的重点,因为物料的使用、物料的质量等情况都可以在现场呈现出来。班组物料管理制度包括:物料的使用管理规范,物料的搬运规范,物料的整理、清洁规范,物料的领用和分级分类管理规范等。

(5)质量管理制度。班组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可从班组质量管理规范及质量管理小组工作规范进行。要做到班组产品质量的规范管理,还应掌握一套质量管理方法,用于:找出影响班组产品质量的因素;通过执行PDCA循环,提高班组产品的质量;运用班组质量管理数理统计方法改进质量;严抓平稳操作,减少操作波动;建立质量看板;质量问题“三不放过”;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6)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是生产管理中的重中之重。班组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使班组员工在工作中尽量规避和消除危险因素,防止工伤和重大事故的发生,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班前班后例会制度,安全交接制度,事故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管理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安全档案管理制度,检修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7)成本管理制度。班组的成本管理是基层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指对成本实行计划及预算、核算、分析、控制的工作过程。加强班组的成本管理,控制成本上升幅度,不仅是解决资金困难的一个重要措施,而且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8)建立管理信息平台。通过班组管理信息平台,可以将班组的基础管理数据全部输入计算机,将原有的设备台账、维修台账、作业票台账及备品备件管理、材料消耗、事故管理等表格进行整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9)责任制度。班组责任制度是班组各项工作由专人负责,并承担相应责任的制度安排。该制度以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明确规定班组管理者和班组成员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等。建立班组责任制度是为了加强班组工作的内部管理,充分调动全班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培养敬业爱岗精神,发挥员工在生产中的相互监督作用。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djsbq.com/3297.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