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在本质上说是一种综合性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综合性
从生产现场管理的内容可以看出,生产现场既是人、机、料、法、环等诸生产要素的结合点,也是生产、技术、质量、成本、物资、设备、安全、劳动、环境等各项专业管理的落脚点。因此,企业的现场管理具有十分鲜明的综合性,是一项纵横交错的立体式的综合性管理。
(二)基础性
现场管理属于作业性质的基层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从生产现场管理的要求可以看出,它以管理基础工作为依据,离不开标准、定额、计量、信息、原始记录、规章制度和教育等基础工作,充分体现了现场管理的基础性。所以,加强现场管理可以进一步完善管理的基础工作。
(三)动态性
现场各生产要素的配置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在投入与产出的转换过程中实现的,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现场管理应根据变化了的现状,不断提高生产现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四)直观性
由于现场是企业各项专业管理的集结点,是从事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因而它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能够综合反映企业的素质,企业各方面素质的优劣在现场均处于“曝光”状态。
(五)全员性
现场管理的核心是人。现场的一切活动都要由人去掌握、操作、完成。这就要求与生产现场有关的所有员工参与管理,积极开展各项民主管理活动,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