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设备管理模式较为落后,在具体形式上,传统设备检查也存在明显不足。例如,事后检查是在事故发生之后的检查;巡回检查是按设备的部位、内容进行的粗略巡视,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不定量的运行管理,适用于分散布置的设备。
这类传统设备检查形式,往往是设备性能变差、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无法工作后才去寻找故障并进行维修;或根据规程已经到了大修期限,才组织大修。这种检查形式就会导致以下3种问题。
①运转情况无法准确统计。
②本不必大修就能解决的问题一直不解决,直到故障累积成必须大修的地步。这样做的结果,首先是设备停止运行,影响正常生产;其次是带“病”作业会造成部件损坏加剧,到了维修时,甚至会导致必须更换整套设备,使维修成本剧增。
③维修工作被动,存在走动浪费,变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工作紧张、备件消耗多、设备稳定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