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品质的保证措施,应用比较广泛的还有可视化和防呆技术。
可视化技术
实际上,拉动式生产中的看板管理即属于可视化技术。另外,安灯装置也属于可视化工具。此外,工作标准的张贴,工作进度栏、工作看板等也都属于可视化工具。
可视化管理的手段可以是广告牌、信号灯、流程图、区域线等,这些载体都很容易跳入人们的视野中,提起人们的注意力。
广告牌。标明所需要的物品和完成生产的工序、种类、时间和数量。
信号灯。包括发音、异常和运转信号灯及进度灯,用于通知发生异常的工序,使管理人员随时了解作业人员的作业情况和机器设备的开动情况。
流程图。描述工作流程,用于指导工作开展。
区域线。以线条区分不同工作区域。比如,放置不同等级物品的区域,或是危险、安全区域等。
工作管理板。用于记录工作业绩、工作异常情况及发生原因。
提案管理板。为人们提出各种提案、意见、建议提供平台,并公布可用的提案。
工序追踪板或工作追踪图表。用来追踪工作进展情况,评估实际工作进展与预期的差距。
延误任务日志。将进度延误的工作加以汇总。
优先板状态图。提供计划的生产准备和运行时间长度、批量大小、贮存器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在这些载体上,可视化管理还要注意颜色、文字与图案等带来的不同的信息传递效果。比如,以不同的颜色来界定区域、人员、物品等类型的不同;借助图案提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防呆技术
防呆的作用在于使错误发生几率降至最低,甚至任何错误都不会发生。
早期的照相机是手动过胶卷曝光,按下快门后,忘记过胶卷,第二次按下快门后导致上一张照片再次曝光,造成两张照片同时曝光。对此,我们可以考虑在快门上设计一装置,未过胶卷时快门无法按下;如果加装自动过胶卷马达,则按下快门后自动过胶卷。这就是防呆技术的一种应用。
防呆技术的有效运用需要做好很多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防呆技术所运用到的主要原理如下。
相符原理。保持生产的相符状态,防止错误发生。以形状相符为例,我们可以对个人计算机与监视器的连接线采用不同的形状,使之更方便地连接起来。
顺序原理。将工作以“编号”的方式完成。例如,流程单上记录工作顺序,按照数字编号执行;许多档案放在同一个资料柜内,每次查阅后再放回时容易放错地方,我们可以做好编号来改善这个问题。
层别原理。以不同颜色区别不同意义或工作内容。例如,文件夹用红色代表紧急文件,用白色代表正常文件,用黄色代表机密文件。
自动原理。以各种电学、力学、机构学、化学等原理限制某些动作的执行或不执行,以免发生失误。例如,电梯超载时,电梯门无法自动关上,不能上下,同时鸣起警告提示音。
隔离原理。用分隔区域的方式,避免造成危险或错误现象发生。例如,将危险物品放入专门的柜子中,并由专人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