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内幸夫是日本改善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顾问兼工程师。在生产管理方面,他一直建议人们按照动作经济原则来设计作业动作。
所谓“动作经济原理”,是指能以最少的“工”的投入,产生最有效率的效果,达成作业目的。该原理旨在寻求省时、省力、高效率的操作方法,对有效安排作业动作、提高作业效率、实现精益化管理能够提供很大的助益。
以生产部门的物品摆放为例,柿内幸夫会严格要求操作人员遵循动作经济四原则进行操作。
(1)缩短距离。在决定物品的摆放位置时,要距离操作人员更近一些,以缩短搬运距离。
(2)便于同时使用双手。操作人员两只手对称地同时进行工作,没有换手动作的作业方法。
(3)减少动作次数。例如,减少操作人员动作中的“暂时放置”、“换手”这类“无谓”的动作。
(4)轻松愉快。站在实际进行作业的人的角度来考虑,绞尽脑汁去思考是否存在更轻松的作业方式,进行最后的微调整。
通常情况下,主管人员可以借助人体动作设计、作业地布置、工具和设备等方法,来落实动作经济四原则。
以作业地布置为例,我们知道,生产现场的布置情况会对操作人员的动作造成很大影响。如在排列元件容器时,人们以往会将元件容器直线排列,使得部分元件的位置超出标准范围,取元件的节奏也不统一。如果将元件容器以弧形排列,都放置在标准作业范围之内,那么不仅动作距离被缩短了,生产节奏也会更顺畅。
而如果运用动作经济原则时,柿内幸夫则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发掘更合理的改善方法,制定标准作业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在人力方面存在的过多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