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把作业视为一个完整的转化过程,作业分析的目的,其实质就是找出影响作业效率和质量的各因素,以便改善生产率。这是一个较大的目标。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作业分析是围绕着三个主要目标来进行的。
(1)提升作业效率
作业效率是指作业产出与投入之比。通俗地讲就是作业取得的利润与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比值。它主要受作业动作、物料搬运、人机操作三个方面的影响,并成为作业分析的基础对象。
作业动作。通过对作业动作的分析能够使作业动作数量减至最低、达到最佳排列状态,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物料搬运。通过对物料搬运的分析,能够减少物料的运输和转移次数,缩短搬运距离,使搬运方便易行,提高物料的搬运效率。
对人机操作。通过对人机操作的分析,能够消除不合理的空闲时间,实现人机协同工作,提高人机工作的效率。
(2)改进作业质量
作业质量是指作业的优劣程度。作业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所以对企业来说提高作业质量应该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目标。
人员作业方法和工作态度。通过对操作人员作业方法和工作态度的分析,能够规范作业方法,端正工作态度,提高人为的作业效率。
机器设备。通过对机器设备的分析,能够改进设备,降低劣质品数量,提高设备的作业质量。
(3)去除浪费,降低作业成本
在企业中,导致产品成本较高的各种浪费行为普遍存在于生产过程中。浪费的识别和剔除需要仔细的观察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