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设备管理模式在购买和使用设备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误区。
①购买时选型有误。购买设备时,过多地考虑设备的技术性,盲目追求加工中心的兼容性,结果是在用精密机床加工非精密、低附加值的零件,导致设备的部分功能闲置。
②相关的工艺装备不配套。在刀具、夹具、量具、软件、维修和环境等方面的投资不足,使机床的使用寿命缩短、效率低下。
③工艺编排不合理。没有根据精益生产的“一个流”去编排产品加工的工艺过程,只是根据设备的种类编组,在某一工步或工序节省了部分时间,而没有从根本上提高效率。
④对高档机床有敬畏心理。由于高档机床价格高昂,很多企业不敢大胆地使用,害怕出现误操作,只安排其进行一些精加工工序。其实越是高档机床,其在安全防护及稳定性方面越出色,只有充分使用,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
⑤很多编程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观念和方法老旧,培训力度不够,与厂家的沟通不足,对机床功能掌握不充分,缺乏深入的认识。结果出现了参数过于保守(或新旧技术差别太大,不敢尝试),加工效率和质量无法得到提高;或加工方法不够灵活,一些先进的功能派不上用场。
⑥没有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导致机床保养或使用不当,从而导致机床加工精度降低。